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请选出“好书传智慧”的下联(    )

    A: 好人有好报
    B: 清景悦性情
    C: 智慧生财富
    D: 人生好美丽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课《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练习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产生于唐代,因此唐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的诗都是近体诗。
    B: 格律诗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个字,七律共五十六个字。
    C: 格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 格律诗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对仗。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课《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练习
  • 3.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谓压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音。
    B: 绝句两句一韵,一般压平声韵。
    C: 律诗的第一句和二、四、六、八句一定要压韵,而且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D: 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句叫做首联,第三、四句叫做颔联,第五、六句叫做颈联,第七、八句叫做尾联,颔联和颈联一般要对仗。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课《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练习
  • 4. 与“日照花如锦”相对的下联应该是(    )

    A: 青山一片云
    B: 碧水双鸥静
    C: 白水千层浪
    D: 风吹柳似丝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课《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练习
  • 5. 杜牡《寄扬州韩绰判官》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衔接的诗句是(    )

    A: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课《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练习
  • 6. 对仗在形式上又有宽严不同的各种讲究,可分成以下几类。

    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课《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练习
  • 7.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注] 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

    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课《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练习
  • 8. 下面是上下联弄混之后的四副对联,请仔细品味,然后分别将上下联组合起来。

    日照花如锦 青山一鹤归 青山一片云 碧水双鸥静 暮烟明月暗 白水千层浪 残雨夕阳收 风吹柳似丝

    ①      

    ②      

    ③      

    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课《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练习
  • 9. 用恰当的诗句填入下列七言律诗的空缺处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沙场烽火连胡月,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课《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练习
  • 10.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红梅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有人说“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三句是本词的“词眼”,为什么?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语文选修第二单元《千言万语总关“音”》第4课《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