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言文阅读
吴与弼字子傅,抚州之崇仁人也。十九岁,觐亲于京师,从洗马杨文定学,读《伊洛渊源录》,慨然有志于道。遂弃去举子业,谢人事,独处小楼,玩《四书》《五经》,不下楼者二年。先生往来粗衣敞履,人不知其为司成之子也。
居乡躬耕食力,弟子从游者甚众。陈白沙自广来学,晨光才辩,先生手自簸谷,白沙未起,先生大声曰:“秀才若为懒惰,即他日何从到伊川①门下?又何从到孟子门下?”省郡交荐之,不赴。太息曰:“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难矣。吾庸出为!”天顺初,忠国公石亨知为上所疑,门客谢昭告亨,征先生以收人望。亨谋之李文达,文达为草疏上之。上问文达曰:“与弼何如人?”对曰:“与弼儒者高蹈。古昔明王,莫不好贤下士,皇上聘与弼,即圣朝盛事。”遂遣曹隆至崇仁聘之先生应召将至上喜甚问文达曰当以何官官与弼文达曰今东宫讲学需老成儒者司其辅导宜莫如与弼召对文华殿。上曰:“闻高义久矣,特聘卿来,烦辅东宫。”对曰:“臣少贱多病,隐于山林,本无高行,徒以声闻过情,不能供职。”上曰:“宫僚②优闲,不必固辞。”赐酒牢,命待人送之馆次。
公卿大夫士承其声名,坐门求见,而流俗多怪,谤议蜂起。先生三辞不得命,称病笃不起。上谕文达曰:“与弼不受官者何故?必欲归,需秋凉而遣之,禄之终身,顾不可乎?”文达传谕,先生辞益坚。上曰:“果尔,亦难留。”乃允之。盖先生知石亨必败,故洁然高蹈。己丑十月十七日卒,年七十有九。
先生闻道最早,身体力验,出作入息,刻刻不忘,久之自成片段。临川章衮谓其《日录》为一人之史,皆自言已事,非若他人以己意附成说,泛言广论者比。
(节选自《明儒学案》,有删改)
[注]①伊川,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程牙颐,世称伊川先生。②言僚,大子的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