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kuǎn)待    (qiǔ)回来    (nì)来顺受
    B: (shēn)唤    作(yī)    浩(jié)
    C: 拍(shè)    (fèi)叫    解(pōu)
    D: 萧(shān)    (chì)骂     熬(jiān)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8课《小狗包弟》同步练习
  •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随想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版。原载《芳草》1982年第3期。有删节。
    B: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C: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
    D: 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8课《小狗包弟》同步练习
  •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狗包弟》选自巴金《随想录》,《随想录》是巴金老人的最后一部重要的书,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里程碑”,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
    B: 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偏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等方面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战国策》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它实际上是当时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
    D: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每一个读者都会从天真无邪的大卫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他采用了“纪实”的方法,把它们都“化用”了,他本人父母双全,却把大卫安排成一名孤儿。他父母的形象又在密考伯夫妇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小说的结局体现了狄更斯的道德信念:善恶必报。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8课《小狗包弟》同步练习
  • 4. 比较下列形近字的意义,然后分别组词。

        襟     洪     芒

         噤     宏     茫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练习
  • 5. 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并造句。

    ①形容声势威力很大。成语:

    造句:

    ②形容差别很大。成语:

    造句:

    ③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成语:

    造句:

    ④眼泪和鼻涕交流在一起。 成语:

    造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练习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习题。

    梁启超自谓:“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至是(办《新民丛报》)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梁启超这种“笔锋常带情感”的文章影响了当时乃至后世许多学者、文人,如李大钊、周作人、胡适、鲁迅等。胡适曾在《四十自述》中说梁启超的“笔锋常带情感”的文字引起了少年的他“思想上的一种激烈变动”,而本文作者梁实秋也深受其影响。联系课文,查找资料,结合实际谈谈“笔锋常带情感”对你的写作与口语表达有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练习
  • 7. 阅读下文,回答下题。

    忆刘半农君

    鲁迅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①。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②,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注】①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②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u201cu4eceu53bbu5e74u6765uff0cu53c8u770bu89c1u4ed6u4e0du65adu7684u505au6253u6cb9u8bd7uff0cu5f04u70c2u53e4u6587u201du4e00u53e5u4e2duff0cu4f5cu8005u4e3au4ec0u4e48u5728u201cu53e4u6587u201du524du7528u201cu5f04u201du5b57u548cu201cu70c2u201du5b57uff1fu8bf7u4eceu5b57u4e49u4e0eu60c5u611fu4e24u4e2au65b9u9762u5206u6790u3002
    u8bf7u6839u636eu539fu6587u6982u62ecu9c81u8fc5u4e0eu5218u534au519cu4e4bu95f4u7684u5173u7cfbu7531u4eb2u5230u758fu7684u539fu56e0u3002
    u8054u7cfbu6700u540eu4e00u6bb5uff0cu8c08u8c08u4f60u5bf9u201cu8fd9u618eu6076u662fu670bu53cbu7684u618eu6076u201du4e00u53e5u7684u7406u89e3u3002
    u672cu6587u8fd0u7528u4e86u54eau4e9bu624bu6cd5u8868u73b0u4ebau7269u5f62u8c61uff1fu8bf7u7b80u8981u5206u6790u300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练习
  • 8. 请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并朗读两遍。

    叱咤

    乎不同

    交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练习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u8bb2u666eu901au8bddu80fdu66f4u597du5730u4ea4u6d41uff0cu53efu4f5cu8005u4e3au4ec0u4e48u8bf4u201cu4ed6u8bf4u6807u51c6u56fdu8bedu5176u6548u679cu53efu80fdu53cdu8981u5deeu4e00u4e9bu201duff1f
    u4f5cu8005u5f15u7528u300au7b9cu7bccu5f15u300bu6709u4ec0u4e48u4f5cu7528uff1f
    u4e3au4ec0u4e48u8bb8u591au542cu4e86u4ed6u7684u8bb2u6f14u7684u4ebau5c31u201cu4eceu6b64u5bf9u4e8eu4e2du56fdu6587u5b66u53d1u751fu4e86u5f3au70c8u7684u7231u597du201duff1f
    u9009u6bb5u4e3bu8981u8fd0u7528u4ec0u4e48u624bu6cd5u5199u6881u4efbu516cu7684uff1fu6709u4ec0u4e48u597du5904uff1f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练习
  • 10.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先生的演讲,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________,有时________,有时________,有时________。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A: 掩面  狂笑  顿足  太息
    B: 狂笑  掩面  顿足  太息
    C: 掩面  顿足  狂笑  太息
    D: 顿足  狂笑  太息  掩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