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开窗莫妙于借景,而借景之法,予能得其三昧,向犹私之,乃今嗜痴者众,将来必多依样葫芦,不若公之海内,使物物尽效其灵,人人均有其乐。

    向居西子湖 , 欲购湖舫一只,事事犹人,不求稍异,止以窗格异之。人询其法,予曰:四面皆实,独虚其中,而为“便面”之形。实者用板,蒙灰布,勿露一隙之光;虚者用木作框,上下皆曲而直其两旁,所谓便面是也。纯露空明,勿使有纤毫障。坐于其中,则两岸之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入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且又时时变幻,不为一定之形。是一日之内,现出百千万幅佳山佳水,总以便面收之。而便面之制,又绝无多费,不过曲木两条、直木两条而已。

    世有掷尽金钱,求为新异者,其能新异若此乎?此窗不但娱己,兼可娱人。不特以舟外无穷无景色摄入舟中,兼可以舟中所有之人物,并一切几席杯盘射出窗外,以备来往游人玩赏。世人取像乎物,而为门为窗者,不知凡几,独留此眼前共见之物,弃而弗取,以待笠翁,讵非咄咄怪事乎?有心无力,不能办此一舟,竟成欠事。

    予又尝作观山虚牖,名“尺幅窗”,又名“无心画”,姑妄言之。浮白轩中,后有小山一座,高不逾丈,宽止及寻,而其中则有丹崖碧水,茂林修竹,鸣禽响瀑,茅屋板桥,凡山居所有之物,无一不备。后见其物小而蕴大,不忍阖牖。遂命童子裁纸数幅,以为画之头尾,乃左右镶边。头尾贴于窗之上下,镶边贴于两旁,俨然堂画一幅,而但虚其中。非虚其中,欲以屋后之山代之也。坐而观之,则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之山也。不觉狂笑失声,妻孥群至,又复笑予所笑,而“无心画”、“尺幅窗”之制,从此始矣。

    予又尝取枯木数茎,置作天然之牖,名曰“梅窗”。生平制作之佳,当以此为第一。己酉之夏,骤涨滔天,久而不涸,斋头俺死榴、橙各一株,伐为薪,因其坚也,刀斧难入,卧于阶除者累日。予见其枝柯盘曲,有似古梅,而老干又具盘错之势,似可取而为器者,因筹所以用之。是时栖云谷中幽而不明,正思辟牖,乃幡然曰:“道在是矣!”遂语工师,取老干之近直者,顺其本来,不加斧凿,为窗之上下两旁,是窗之外廓具矣。再取枝柯之一面盘曲、一面稍站者,分作梅树两株,一从上生而倒垂,一从下生而仰接,其稍平之一面则略施斧斤去其皮节而向外以便糊纸其盘曲之一面则匪特尽全其天不稍戕斫并疏枝细梗而留之。既成之后,剪彩作花,分红梅、绿萼二种,缀于疏枝细梗之上,俨然活梅之初着花者。同人见之,无不叫绝。予之心思,于此矣。后有所作,当亦不过是矣。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2022年高考语文第一次综合模拟评估卷
  • 2. 下列各句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合从缔交 ②流血漂橹 ③赢粮而景从 ④振长策而御宇内 ⑤威振四海 ⑥蹑足行伍之间 ⑦天下云集响应 ⑧百有余年矣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A: ①③⑧⑨
    B: ①⑤⑧⑩
    C: ②③⑥⑨
    D: ④⑦⑧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四 11《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课双练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然时诸伶,独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馀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 , 已而杀之。

    》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四 11《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课双练
  • 4.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诸侯 ③匈奴七百余里 ④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忧劳可以国,逸豫可以身 ⑦一夫呼 ⑧梁君臣之首 ⑨一夫夜呼,者四应

    A: ①②③/④⑧⑨/⑤⑥⑦
    B: ①⑦/②⑥⑧/③④/⑤⑨
    C: ①⑦/②③④⑤/⑥⑧⑨
    D: ①⑦/②③⑥/④⑧/⑤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四 11《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课双练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过秦论

    上篇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中篇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四 11《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课双练
  • 6.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 一夫
    B: 梁君臣之首
    C: 仓皇
    D: 负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11课 第2篇 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
  • 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u76dbu8870u4e4bu7406uff0cu867du66f0u5929u547duff0cu5c82u975eu4ebau4e8bu54c9uff01
    u53cau5176u8870u4e5fuff0cu6570u5341u4f36u4ebau56f0u4e4buff0cu800cu8eabu6b7bu56fdu706duff0cu4e3au5929u4e0bu7b11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11课 第2篇 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庄宗,存勖,武皇帝之长子也。武皇之讨王行瑜,帝时年十一,从行。初令入觐献捷,迎驾还宫,昭宗一见骇之,曰:“此儿有奇表。”因赐鷂鶇酒卮、翡翠盘。贼平,授检校司空、隰州刺史,改汾、晋二郡,皆遥领之。庄宗洞晓音律,常令歌舞于前。十三习《春秋》,手自缮写,略通大义。及壮,便射骑,胆略绝人,其心豁如也。武皇起义云中,部下皆北边劲兵,及破贼迎銮 , 功居第一。由是稍优宠士伍,因多不法。或陵侮官吏,豪夺士民,白昼剽攘,酒博喧竞。武皇缓于禁制,惟帝不平之,因从容启于武皇,武皇依违之。及安塞不利之后,时事多难,梁将氏叔琮、康怀英频犯郊圻,土疆日蹙,城门之外,鞠为战场,武皇忧形于色。帝因启曰夫盛衰有常理祸福系神道家世三代尽忠王室势穷力屈无所愧心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今朱氏攻逼乘舆,窥伺神器,陷害良善,诬诳神祇。以臣观之,殆其极矣。大人当遵养时晦,以待其衰,何事轻为沮丧!太祖释然,因奉觞作乐而罢。及沧州刘守文为梁朝所攻,其父仁恭遣使乞师,武皇恨其翻覆,不时许之。帝白曰:“此吾复振之道也,不得以嫌怨介怀。且九分天下,朱氏今有六七,赵、魏、中山在他庑下,贼所惮者,惟我与仁恭尔;我之兴衰,系此一举,不可失也。”太祖乃征兵于燕,攻取潞州,既而丁会果以城来降。天佑五年春正月,武皇疾笃,召监军张承业、大将吴珙谓曰:“吾常爱此子志气远大,可付后事,惟卿等所教。”及武皇厌代 , 帝乃嗣王位于晋阳,时年二十有四。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11课 第2篇 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
  •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B: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D: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11课 第2篇 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
  • 10. 下列对《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一段用“呜呼”开篇,落笔兴叹。接着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B: 第二段承接首段,先概述庄宗先父的遗恨、遗志,接着概述庄宗接受遗命、为父报仇的史实,照应首段的“盛”与“得”。这段叙事是重视“天命”的表现,不但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同时也为下文写庄宗的“衰”与“失”而张本。
    C: 第三段评论庄宗的盛衰史。首先以“方其”句紧接上文,用“其意气”之句回应了首段的“盛”与“得”,接着写庄宗的“败亡”。
    D: 第四段,先评论庄宗的盛衰成败,从而推出更为普遍的结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是对前面议论的重要补充和生发,也是对开篇中心论点的进一步发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11课 第2篇 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