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陵传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 , 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陵引士出营外为陈,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

    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狭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汉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后因其兄弟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③辎(zī)重:粮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四 10《苏武传》  一课双练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反欲两主,观祸败
    B: 单于愈益欲
    C: 尽汉使路充国等
    D: 单于其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四 10《苏武传》  一课双练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 , 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班固《苏武传》)

    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其能。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节选自司马迁《屈原列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四 10《苏武传》  一课双练
  •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C: 武使匈奴,明年 , 陵降,不敢求武
    D: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 学段四 10《苏武传》  一课双练
  • 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u7ec8u4e0du5f97u5f52u6c49uff0cu7a7au81eau82e6u4ea1u4ebau4e4bu5730uff0cu4fe1u4e49u5b89u6240u89c1u4e4euff1f
    u540eu6c49u4f7fu590du81f3u5308u5974uff0cu5e38u60e0u8bf7u5176u5b88u8005u4e0eu4ff1uff0cu5f97u591cu89c1u6c49u4f7fuff0cu5177u81eau9648u9053u300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10课 苏武传 同步练习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开东阁,延英雄。时固始弱冠 , 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 , 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除兰台令史 , 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或臣服而致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上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棰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节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10课 苏武传 同步练习
  • 7. 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B: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C: 空自苦亡人之地
    D: 凿地为坎,置煴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10课 苏武传 同步练习
  • 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C: 且陛下春秋
    D: 皆为陛下所成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10课 苏武传 同步练习
  • 9.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时期,本不应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选择,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 虞常沦落匈奴,但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 苏武的自杀举动,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苏武因此赢得了敌国的敬意。
    D: 卫律使尽威吓、利诱等手段,但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10课 苏武传 同步练习
  •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宜皆之 ②欲因此时武 ③单于其节 ④武能纺缴,檠弓弩 ⑤反欲两主 ⑥天雪,武卧啮雪 ⑦汉节牧羊

    A: ①②⑤/③/④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②③⑥/①④⑦/⑤
    D: ①⑤⑥/②⑦/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10课 苏武传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