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 或不免于洴澼
    C: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D: 君子生非异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2《五石之瓠》同步练习
  • 2.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②吴王使之将

    ③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④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⑤其坚不能自举也

    ⑥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A: ①③/②⑥/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⑤/④/⑥
    D: ①⑤/②④/③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2五石之瓠——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 3.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材料二: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节选自《庄子·外物》)

    材料三: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节选自《庄子·秋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2五石之瓠——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 4.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
    A: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B: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 跨者不行
    D: 越有难 , 吴王使之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6.2五石之瓠——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 5. 下列对原文《五石之瓠》的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惠子使用比喻的手法,用瓠大无用形容庄子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却毫无用处,对庄子的学说加以否定。
    B: 对于“不龟手之药”,有的只能世世代代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有的却能用它为官做宰,庄子用这个故事说明惠子“拙于用大”。
    C: 在文章中,庄子指出只有道家思想才能发挥人的聪明智能,指导人们善于运用巧妙的方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D: 这篇文章形象地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本来就没有大小和好坏之分,一个人智量大,见地高,境界应该就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2五石之瓠——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强行者有志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③民之从事 

    ④跨者不行  ⑤勇则冠军 , 威能振敌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6.1《老子》四章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7. 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见者不  ②其易泮  ③学而遗  ④不学  ⑤决浮云,绝地纪  ⑥赢粮而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②/③①④/⑤/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1《老子》四章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 , 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6.1《老子》四章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9. 下列对原文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第十一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
    B: 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
    C: 《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进行对比,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
    D: 老子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6.1《老子》四章——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6.1《老子》四章——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