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一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文化经典阅读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庖丁解牛》)

    u4eceu7b2cu4e00u6bb5u753bu7ebfu53e5u4e2duff0cu53efu4ee5u5f97u51fau4e00u4e2au8457u540du7684u6210u8bedu3002
    u6587u60e0u541bu8bf4u901au8fc7u5e96u4e01u89e3u725bu7684u542fu53d1u5f97u4e86u201cu517bu751fu4e4bu9053u201du3002u5e96u4e01u89e3u725bu4e0eu201cu517bu751fu4e4bu9053u201du6709u4f55u76f8u901au4e4bu5904uff1fu600eu6837u517bu751fuff1f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庖丁解牛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庖丁解牛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庖丁解牛
  • 4. 阐释庖丁解牛第二个阶段的内涵。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庖丁解牛
  • 5. 理解庖丁解牛的第三个阶段的意思。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庖丁解牛
  • 6.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庖丁解牛》通过庖丁解牛的场面描写以及庖丁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位善于思考、技艺精湛的厨师形象。
    B: 《师说》论述了老师的重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赞扬了当时士大夫尊师的社会风气,文章说理严密,环环相扣。
    C: 《山居秋暝》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
    D: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用典,借古讽今,其中借孙刘的典故,表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对南宋统治者的批评。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庖丁解牛
  • 7. 下面对于文学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庖丁解牛》中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层次分明。
    B: 《国殇》极力抒写壮士们在战斗中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讴歌他们为维护祖国尊严而献身的英勇精神。
    C: 《郑伯克段于鄢》通过一系列事件写出了姜氏的偏心溺爱,共叔段的贪得无厌,主要突出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和碌碌无为。
    D: 《白马篇》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的少年英雄形象,突出他忠心报国的崇高思想境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庖丁解牛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庖丁解牛

    庖丁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砉然向然,奏刀骋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竅,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辄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谍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养生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庖丁解牛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书屋记

    (明)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父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宅后空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公之所历,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犯天子,谪岭南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功名望求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效力国家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用心者如此。

    公之殁未久,向之与公同进者,一时富贵显赫,其后裔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屈志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 , 可以知《诗》《书》之恩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释】①《诗经》中说:今年算是个开端,年年都有好收成,君子有了厚禄就留给子孙。大家都欢乐无比啊!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返校联考试卷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孝惠三年,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吴王子子驹亡走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常劝闽越击东瓯。至建元三年,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食尽,困,且降,乃使人告急天子。天子问太尉田蚡,蚡对曰:“越人相攻击,固其常,又数反覆,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自秦时弃弗属。”于是中大夫庄助诘蚡曰:“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诚能,何故弃之?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诉?又何以子万国乎?”上日:“太尉未足与计。吾初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乃遣庄助以节发兵会稽。会稽太守欲距不为发兵助乃斩一司马谕意指遂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徒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

    至建元六年,闽越击南越。南越守天子约,不敢擅发兵击而以闻。上遣大行王恢出豫章 , 大农韩安国出会稽,皆为将军。兵未逾岭,闽越王郢发兵距险。其弟馀善乃与相、宗族谋曰:“王以擅发兵击南越,不请,故天子兵来诛。今汉兵众强,今即幸胜之,后来益多,终灭国而止。今杀王以谢天子。天子听,罢兵,固一国完;不听,乃力战;不胜,即亡入海。”皆曰“善”。即杀王,使使奉其头致大行。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今王头至,谢罪,不战而耘,利莫大焉。”乃以便宜案兵告大农军,而使使奉王头驰报天子。诏罢两将兵,曰:“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君丑不与谋焉。”乃使郎中将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

    (节选自《史记·东越列传》)

    【注释】句践:即勾践。句,古为“勾’’。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湘豫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3月联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