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 质点15 s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回到出发点
    B: 5 s~15 s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2
    C: 15 s~20 s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
    D: 5 s~15 s过程中前5 s位移120m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卷
  • 2.

    (多选)如图甲所示,Q1、Q2是两个固定的点电荷,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沿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从a点向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电荷一定都带负电,但电量不一定相等
    B: 两点电荷一定都带负电,且电量一定相等
    C: 试探电荷一直向上运动,直至运动到无穷远处
    D: t2时刻试探电荷的电势能最大,但加速度不为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辽宁抚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物理卷
  • 3.

    某车辆在平直路面上作行驶测试,测试过程中速度 v(带有正负号)和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过程发动机和车内制动装置对车辆所作总功为零,车辆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μ为常量,试求 μ值。数值计算时,重力加速度取 g=10m/s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江西八所重点中学盟校高三联合模拟理综物理试卷
  • 4.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 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理综真题试卷(物理部分)(新课标Ⅰ卷)
  • 5.

    如图,在幼儿园的游乐场中,一位小孩从光滑的滑梯上静止开始下滑,下面四个v-t图像可以表示他在滑梯上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3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卷
  • 6.

    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


    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年山东省枣庄三中高考一模物理卷
  • 7. 一颗子弹以水平速度v0穿透一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迎面滑来的木块后,二者运动感方向均不变。设子弹与木块间相互作用力恒定,木块最后速度为v,则(   )

    A: v0越大,v越大
    B: v0越小,v越大
    C: 子弹质量越大,v越大
    D: 木块质量越小,v越大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8. 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做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可知(  )

    A: 18 s时的加速度大于13 s时的加速度
    B: 小车做曲线运动
    C: 13 s末小车距离出发点最远
    D: 小车前10 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10 s内的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2 6.3传感器的应用(二)同步练习
  • 9.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初速度υ0从木板的左端向右滑上木板.滑块和木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某同学根据图象作出如下一些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滑块与木板间始终存在相对运动
    B: 滑块始终未离开木板
    C: 滑块的质量大于木板的质量
    D: 在t1时刻滑块从木板上滑出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
  • 10. 如图所示,图象和图象中的四条图线1、2、3、4分别表示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