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粗糙曲面AB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实验时将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m从曲面AB上的某点自由释放,小物块通过光电门P后停在水平面上某点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其读数d=cm;
    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除遮光条宽度d及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动摩擦因数μ=(利用测量的量表示).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揭阳一中2017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 2. 甲、乙两同学用如图甲实验所示的装置测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能显示滑块上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的时间,滑块通过绕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测力计挂钩相连,测力计下吊着装有沙的沙桶,测力计能显示挂钩所受的拉力,滑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滑块的重力大小,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为了满足实验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前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如图所示,其示数d=cm.
    甲同学测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测得滑块通过甲、乙两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 , 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用字母表示).
    多次改变沙桶里沙的质量,重复(3)的步骤,根据测得的多组F和a作出a﹣F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滑块的质量为,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年高考物理三调试卷
  • 3.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间的水平距离x2

    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到M点的速度大小为.(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多选)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 (选填序号)

    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 4. 为测定一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同学甲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如图a;

    方案二: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

    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原因是

    同学乙没有用弹簧秤,而用一根轻弹簧和一把刻度尺也测出了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请你写出同学乙的实验方法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符号:,由此得到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南山中学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 5.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想测量滑块和木制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倾角为θ=30°的长木制斜面顶端固定一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先开启打点计时器,再让连接纸带的滑块从斜面的顶端静止释放,重复以上步骤,得到多条打点的纸带.他们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然后截取了纸带的一部分,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纸带上注明了各相邻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

    请分析纸带各组数据,计算出小车在木制斜面上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有同学提出用作图的方法求加速度,他把纸带粘在一张白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位移,纵轴表示对应点的速度的平方.图2给出了几条可能作出的图线,你认为正确的是

    选出正确的图线后,找出直线的斜率k.设重力加速度是g,请你用k、g和斜面倾角θ表示滑块和木制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则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年江西省临川一中、九江一中、新余一中等九校协作体联考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 6. 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测量物块与水平长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物块质量m1、重物质量m2

    B.调整长木板上的轻滑轮,使滑轮与物块间的细线水平;

    C.打开电源,让物块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

    D.多次重复步骤(C),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求出加速度a;

    E.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

    在实验步骤A中是否一定需要满足重物质量m2远小于物块质量m1(填“是”或“否”)

    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标出的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都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则物块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实验中已知 =k,根据实验原理,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用字母k、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7. 一个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当木块与桌面间的压力增大时,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木块的速度增大时,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8. 如图所示,重物恰好能在倾角为30°的木板上匀速下滑.当木板水平放置时,若用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下的推力作用在重物上时,仍可使重物匀速运动.求:

    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推力大小与重物重量的比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9. 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 , 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实验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应接在(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

    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每隔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记为图0、1、2、3点.测得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0.96cm,x2=6.17cm,x3=11.38cm,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加速度大小a=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若测得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