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空间存在着平行于x轴方向的静电场,A、M、O、N、B为x轴上的点,OA<OB,OM=ON,一带正电的粒子在AB间的电势能Ek随x的变化规律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AO间的电场强度等于OB间的电场强度
    B: M点电势比N点电势低
    C: 若将一带负电的粒子从M点静止释放,它一定能通过N点
    D: 该粒子从M向O移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正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四校联考试卷
  •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点,并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中,小球静止时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   )

    A:
    B:
    C: 若剪断丝线,则小球的加速度为gtanθ,方向水平向右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四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3. 等量异种点电荷的连线和中垂线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先从图中的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再从b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则检验电荷在此全过程中(   )

     

    A: 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不变
    B: 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恒定
    C: 电势能一直减小
    D: 电势能一直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四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4.

    点电荷Q1、Q2和Q3所产生的静电场的等势面与纸面的交线如图所示,图中标在等势面上的数值分别表示该等势面的电势,a、b、c……表示等势面上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位于g点的点电荷不受电场力作用
    B: b点的场强与d点的场强大小一定相等
    C: 把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到i点,再从i点移到f点过程中,电场力做的总功大于把该点电荷从a点直接移到f点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D: 把1C正电荷从m点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等于7kJ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
  • 5.

    如图,一带负电荷的油滴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轨迹在竖直平面(纸面)内,且相对于过轨迹最低点P的竖直线对称.忽略空气阻力.由此可知(  )


    A: Q点的电势比P点高
    B: 油滴在Q点的动能比它在P点的大
    C: 油滴在Q点的电势能比它在P点的大
    D: 油滴在Q点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点的小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理综真题试卷(物理部分)(新课标Ⅰ卷)
  • 6. 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
    B: 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
    C: 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D: 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理综真题试卷(物理部分)(新课标Ⅲ卷)
  • 7.

    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 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
    C: 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
    D: 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物理真题试卷(江苏卷)
  • 8.

    如图,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


    A: 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 M在b点的动能小于它在a点的动能
    C: N在d点的电势能等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
    D: N在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高考物理真题试卷(海南卷)
  • 9.

    如图所示,在 O1、O2 连线上的某点固定一点电荷 Q,另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库仑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图中实线 AB 为运动轨迹且关于O1O2 连线对称。以下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A: Q为正电荷,速度先增加后减少,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B: Q为正电荷,速度先减少后增加,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C: Q为负电荷,速度先减少后增加,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D: Q为负电荷,速度先增加后减少,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浙江省丽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理综物理试卷
  • 10.

    据报道“2016 年 1 月 1 日郑州发生万伏电缆落地,持续大火将路面烧焦成大坑”的事件。高压电线落地可能导致行人跨步触电,如图所示,设人的两脚 M N 间最大跨步距离为d,触地点 O 流入大地的电流为 I,大地的电阻率为ρ,O N 间的距离为 R。电流在以 O点为圆心半径为 r 的半球面上均匀分布,其电流密度为 ,电流密度乘以电阻率等于电场强度,该场强可以等效于把点电荷 Q 放在真空中 O 点处产生的场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当两脚间的距离处于最大跨步时跨步电压不可能为零
    D: 两脚并拢跳离触地点是防跨步触电的一种有效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浙江省丽水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理综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