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汽车从立交桥顶上向下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内通过2m、第2s内通过4m、第3s内通过7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B: 第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 第2s末的瞬时速度是2m/s
    D: 第2s末的瞬时速度是4m/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25
  • 2. 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 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B: 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 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 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25
  • 3. 在描述物体运动时,我们引进了一些物理量和研究这些物理量的方法.下列哪种方法是研究平均速度这个概念(   )

    A: 控制变量
    B: 理想化模型
    C: 等效替代
    D: 理想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25
  • 4.

    实验中,如图1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运动.

    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B= m/s,vC= m/s,vD= m/s.在如图2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 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保留2位小数)

    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模拟试卷(二)
  • 5.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若从纸带上测出x1=1.19cm、x2=2.40cm、x3=3.60cm、x4=4.79cm、x5=6.00cmx6=7.22cm.

    相邻的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c点的瞬时速度为 m/s

    加速度a=m/s2(2、3两题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6.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0~4秒内物体的加速度是 m/s2

    4~6s内物体的加速度是 m/s2

    0~8s内物体的位移是 m.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7. 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9 m/s
    B: 9.6 m/s
    C: 10 m/s
    D: 10.2 m/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8.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速率
    B: 速度
    C: 加速度
    D: 合外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9. 小华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B、C、D、E、F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20.0cm.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B=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兵团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理科)
  • 10. 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伸长时恰好到达O点,将质量为m(视为质点)的物体P与弹簧连接,并将弹簧压缩到A由静止释放物体后,物体将沿水平面运动到B点.若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不能忽略,则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到O速度不断增大,O到B速度不断减小
    B: A到O速度先增大后减小,O到B速度不断减小
    C: A到O加速度减小,O到B加速度不断增大
    D: A到O加速度增大,O到B加速度不断减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新疆兵团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