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莫尔盐[(NH4)2Fe(SO4)2・6H2O,392g/mol]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可通过以下流程制取:

    Fe2(SO4)3溶液 FeSO4溶液 (NH4)2Fe(SO4)2溶液 莫尔盐

    已知:硫酸铵、水合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

    10

    20

    30

    40

    (NH4)2SO4

    73.0

    75.4

    78.0

    81.0

    FeSO4∙7H2O

    40.0

    48.0

    60.0

    73.3

    (NH4)2SO4∙ ∙FeSO4∙6H2O

    18.1

    21.2

    24.5

    27.9

    完成下列填空:

    配制Fe2(SO4)3溶液需加入少量稀硫酸,目的是
    (NH4)2SO4溶液和FeSO4溶液混合会生成(NH4)2Fe(SO4)2的原因是
    隔绝空气下莫尔盐受强热分解会产生多种气体。利用如下装置验证气体中存在H2O、SO2和SO3验证气体的装置次序为;c装置中足量盐酸的作用是

    测定莫尔盐样品的纯度:称取莫尔盐样品20.000g,用蒸馏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加入稀硫酸,用0.1000mol・L-1的KMnO4 溶液滴定三次,达到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10.00mLKMnO4溶液。

    ①蒸馏水要预先加热煮沸的原因是;配成250mL溶液的定量仪器为

    ②若滴定前不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将会导致最终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已知滴定反应中n(Fe2+):n( )为5:1,该样品的纯度为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2. 室温时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制取乙酸丁酯
    B: 验证乙炔的还原性
    C: 验证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D: 分离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3. 工业上可用NaNO2从含I-的卤水中提取单质碘。流程如下:

    酸性条件下,含I-的卤水发生如下反应: +I-+_→NO ↑+I2 +_,补充完整方程式并配平:;当有0.75mol I-参与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是L。
    上述反应为什么不选用常见的氧化剂氯气,而选择价格并不便宜的NaNO2 , 可能原因是
    从第②步反应后的溶液中提纯I2涉及到的方法可以是(选填编号)。

    a.萃取             b.升华           c.纸层析           d.过滤

    在富集碘元素过程中,还使用了NaHSO3溶液。该物质既能水解又能电离,设计实验验证其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4. 在硫酸铜晶体(CuSO4·nH2O)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操作中,导致n值偏小的是(    )
    A: 坩埚未干燥
    B: 在空气中冷却
    C: 加热过程中晶体爆溅
    D: 加热时间过长部分变黑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闵行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5. 科学界目前流行的关于生命起源假设的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约40亿年前古洋底的热液环境,那里普遍存在铁硫簇合物,可用FexSy表示。为研究某铁硫簇合物成分,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样品中铁、硫的含量。具体步骤为: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②在A中放入1.0g含杂质的样品(杂质不溶于水、盐酸,且不参与A中的反应),B中加入0.1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30mL,C中加入品红试液。

    ③通入氧气并加热,A中固体逐渐转变为红棕色。

    ④待固体完全转化后,取B中的溶液3mL于锥形瓶中,用0.1mol/L碘化钾溶液滴定。滴定共进行3次,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 /mL

    消耗碘化钾溶液体积 / 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3.00

    1.00

    7.50

    2

    3.00

    7.50

    12.53

    3

    3.00

    12.53

    17.52

    ⑤取A中的残留固体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后过滤。

    ⑥往滤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出现沉淀。过滤后取滤渣灼烧,得0.32g固体。

    已知:Mn2+离子在极稀溶液中近乎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C中品红试液的作用是。有同学认为,撤去装置C,对此实验没有影响。你的观点是(选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
    用碘化钾溶液滴定酸性高锰酸钾时,生成碘单质和锰离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无色的草酸(H2C2O4)溶液也可代替碘化钾进行滴定,反应方程式为:2KMnO₄ + 5H₂C₂O₄+ 3H₂SO₄ →K₂SO₄ + 2MnSO₄ + 10CO₂ + 8H₂O,判断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应当是
    为防止尾气污染,装置D中应加入溶液。
    根据上述实验所得数据,可确定该铁硫簇结构的化学式为
    下列操作,可能导致x:y的值偏大的是(填字母代号)

    a.配置碘化钾标准液时,定容操作俯视刻度线。

    b.步骤④所用锥形瓶未干燥,残留有蒸馏水

    c.滴定时,碘化钾溶液不小心滴到锥形瓶外一滴

    d.步骤⑥灼烧滤渣不够充分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6.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通过硝酸钡溶液
    B: 除去CH4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杂质Na2CO3: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7. 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备少量氯化钠。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 用装置乙净化、干燥氯气
    C: 用装置丙制备氯化钠
    D: 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8. 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一般通过乙酸和乙醇酯化合生成。
    在实验室利用上述方法制得乙酸乙酯含有杂质(不计副反应),简述如何提纯产品
    若用 标记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定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按化学方程式中乙酸和乙醇的化学计量数比例投料,则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 (计算时不计副反应);若乙酸和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相应平衡体系中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请绘制x随n变化的示意图
    近年来,用乙烯和乙酸为原料、杂多酸作催化剂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其合成的基本反应为 ( )。在恒温恒容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乙烯和足量的乙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乙烯断开1mol碳碳双键的同时乙酸恰好消耗1mol,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

    b.当乙烯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时,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

    c.在反应过程中任意时刻移除部分产品,都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但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d.达到平衡后再通入少量乙烯,再次达到平衡时,乙烯的浓度大于原平衡

    在乙烯与乙酸等物质的量投料条件下,某研究小组在不同压强、相同时间点进行了乙酸乙酯的产率随温度变化的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温度在60~80℃范围内,乙烯与乙酸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 分别表示在不同压强下的反应速率]。

    ②在压强为 、温度超过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③为提高乙酸乙酯的合成速率和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任写两条)。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9. 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NaCl溶液蒸干可得NaCl固体
    B: 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MgCl2固体
    C: 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D: 可用MgCl2和NaClO3制备Mg(ClO3)2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 10. 关于海水提溴和海带提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经过浓缩、氧化、提取三个步骤
    B: 氧化步骤都可以通入氯气来实现
    C: 提取时利用了溴和碘的物理性质
    D: 实验室模拟时都用到了蒸发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市黄浦区2021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