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片_x0020_1413309188

    图片_x0020_100002

    图片_x0020_877483621

    图片_x0020_100004

    制备H2S

    制备NH3

    制备NO2

    制备Cl2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高纯硅是现代信息、半导体和光伏发电等产业都需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提纯硅有多种路线,其中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及主要反应如下:

    图片_x0020_100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B: 步骤电弧炉中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 图片_x0020_100011 Si+CO2
    C: 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而硅不能与氢氟酸反应
    D: SiHCl3(沸点33.0 ℃)中含有少量的SiCl4(沸点67.6 ℃),通过蒸馏(或分馏)可提纯SiHCl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某废催化剂含SiO2、ZnS、CuS及少量的Fe3O4某实验小组以废催化剂为原料,回收锌和铜。设计实验流程如下:已知:CuS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与稀硫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3

    A: 滤液1中是否含有Fe2+ , 可以选用KSCN和新制氯水检验
    B: 步骤②操作中,先加6% H2O2 , 在不断搅拌下,再加入1.0 mol‧L-1 H2SO4
    C: 滤渣1成分是SiO2和CuS,滤渣2成分一定是SiO2
    D: 步骤①操作中,生成的气体需用NaOH溶液吸收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然而它们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已知:①室温下,2NO+Na2O2=2NaNO2

    ②酸性条件下,NO或 都能与 反应生成 ,如5 +2 +6H+=5 +2 +3H2O。

    Ⅰ.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17

    B中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有3NO2+H2O=2HNO3+NO↑,

    装置C的作用是,装置F的作用是
    若无装置D,则E中产物除亚硝酸钠外,还有副产物(填化学式)。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NO2与Na2O2能否发生反应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一:NO2与Na2O2不反应;

    假设二: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三:NO2能被Na2O2还原。

    (设计实验)

    实验时,将NO2气体通入盛有Na2O2的玻璃管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白色,说明假设(填一、二或三)不成立。

    若假设二成立,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验证假设二是否成立,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定性实验研究,请完成下表内容。

    实验步骤 图片_x0020_100018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试剂、仪器任选 图片_x0020_100019

    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适量的白色固体置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为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方案

    实验原理:CuSO4+BaCl2=BaSO4↓+CuCl2

    实验步骤:

    图片_x0020_100020

    判断 沉淀完全的操作为

    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
    步骤③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名称为
    固体质量为w g,则c(CuSO4)=mol‧L-1
    若步骤①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则测得c(CuSO4)(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Ⅱ.乙方案

    实验原理: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

    实验步骤:

    图片_x0020_100021

    ①按如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②……

    ③在仪器A、B、C、D、E…中加入图示的试剂

    ④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0或略低于0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

    ⑤将CuSO4溶液滴入A中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体产生

    ⑥待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E管,保持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

    ⑦处理数据

    步骤②为

    Zn粉质量为a g,若测得H2体积为b mL,已知实验条件下ρ(H2)=d g/L,则c(CuSO4)mol‧L-1(列出计算表达式)。
    若步骤⑥E管液面高于D管,未调液面即读数,则测得c(CuSO4)(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SO2气体为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某些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I.如图所示,使用试剂和装置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图片_x0020_2067303442

    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装置C中硫酸质量分数大约为70%,用此浓度硫酸的理由是

    装置B中溶液的现象为
    学生甲预测装置D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现装置D中产生了少量白色沉淀。学生乙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少量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因为装置或溶液中少量的氧气参与了氧化反应,请写出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学习小组又设计了如下装置,检验SO2在无氧干扰时,是否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所配制的溶液均使用无氧蒸馏水)

    图片_x0020_100019

    加入碳酸钠粉末的目的是

    时,氯化钡溶液中没有沉淀出现,说明二氧化硫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此时滴加双氧水,出现了白色沉淀。
    结合实验目的分析装置中选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镁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用途。工业上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 ,含 以及少量 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20

    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加入 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下 可与 反应生成 和一种弱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还可用氯化镁和碳酸铵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 。取少量制得的该物质分散于某种液体溶剂中(两者不反应),能说明纳米 存在的简单方法是。如图为反应温度对纳米 产率和粒径的影响,据图分析反应的最佳温度为

    图片_x0020_100021

    所加 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
    主要副产品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实验室模拟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装置如图所示(无水CaCl2可用于吸收氨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装置①、②、⑤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NaOH溶液
    B: 装置③中气体呈红棕色
    C: 装置④中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有HNO3生成
    D: 通空气的主要作用是鼓出氨气,空气可用N2代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a,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b,则所用的试剂为
    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
    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D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c装置做氨气喷泉实验时,如果没有胶头滴管,请写出引发喷泉的简单操作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

    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④①②⑤③
    B: ①④②⑤③
    C: ⑤②④①③
    D: ②④⑤①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