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所得气体通入酸性 溶液中
溶液褪色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气体中只含有乙烯
B
溴乙烷与 溶液共热后,滴加 溶液
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未水解
C
向甲苯中滴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溶液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甲苯萃取溴所致
D
将灼热的铜丝伸入乙醇中
铜丝立刻变为亮红色
乙醇发生了取代反应
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再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分离出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将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5%的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④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燥;⑤(填操作名称)。
反应结束后要使装置甲中的水倒吸入装置乙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已知: +H2O
密度(g·cm-3)
熔点(C)
沸点(C)
溶解性
环已醇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环已烯
0.81
-103
83
难溶于水
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填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下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g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83℃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请回答如下问题:
已知:CuS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与稀硫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填空。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Cu2+
4.7
6.7
Fe2+
7.0
9.0
Fe3+
1.9
3.7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