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可用于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B: 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
    C:
    D: 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NO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 2. 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 图1:实验室制氨气
    B: 图2:检验乙炔具有还原性
    C: 图3: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I2
    D: 图4:用海水制取蒸馏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3. 物质性质研究是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补齐下列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

    以下物质:①KOH固体②熔融KNO3③盐酸④稀H2SO4⑤NaCl溶液⑥Fe。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不能导电的物质是(填“序号”),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Na2CO3俗称“纯碱”,属于类(填“酸”、“碱”或“盐”),遇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Na2CO3粉末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 ,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大兴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4. 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如图为某品牌84消毒液的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产品特点

    本品是以次氯酸纳为主要成分的液体消毒剂。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性酵母菌,并能灭活病毒。

    注意事项

    1.本品易使有色衣脱色,禁止用于丝、毛、麻织物的消毒。

    2.不得将本品与酸性产品(如洁厕类清洁产品)同时使用。

    3.置于避光、阴凉处保存。

    4.需稀释后使用,勿口服。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用化学式表示)。
    常温,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写出离子方程式:
    某同学研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实验如下。

    资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ClO、Cl、HClO;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ORP是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氧化—还原性,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Ⅰ.向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Ⅱ.向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Ⅲ.测得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时ORP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

    ①已知白醋显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实验Ⅰ、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②实验表明,向84消毒液中加入较多稀硫酸时会产生氯气,生成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由实验Ⅲ可得出的结论是。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针对不同物品的消毒,84消毒液需要稀释到不同的浓度来使用。取含次氯酸钠14.9g/L的84消毒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5. 用NaCl固体配制100mL 1.00mol/L NaCl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需要的仪器有(填序号)。

    a.    b.    c.    d.

    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是克。
    量取配好的溶液25mL,加入20mLAgNO3溶液时,恰好沉淀完全,则mol/L。
    如果配制溶液过程中未洗涤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则最后配成的溶液中NaCl的浓度比所要求的(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6. 硫酸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工业上以粗氧化锌(含Zn、FeO、CuO等杂质)为原料生产ZnSO4·7H2O的一种流程的部分过程如下(各过程需控制适宜条件)。

    过程Ⅰ、Ⅱ、Ⅲ中,分离出X、Y、Z的实验操作是
    过程Ⅰ中,能与稀硫酸反应的物质有
    过程Ⅰ需要持续强制通风,原因是该过程中生成的氢气具有性。
    过程Ⅱ中,滤渣Y含有Fe(OH)3。加入高锰酸钾的主要目的是
    过程Ⅲ中,滤渣Z含铜,生成铜的离子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7. 下列实验中,利用图中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

    目的

    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

    验证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证明氧化性:Cl2>Br2>I2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大兴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8.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取Cl2并探究红色纸条褪色的原因(IV中夹持装置已略去,a为干燥的红色纸条,b为湿润的红色纸条)。

    装置I可用于制取Cl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II的作用是
    装置IV中a处红色纸条无明显变化,b处红色纸条褪色,同学猜测使b处红色纸条褪色的物质是
    装置V中NaOH溶液可吸收Cl2并制得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

    ①NaClO溶液具有氧化性,能使红色纸条褪色

    ②溶液的pH会影响NaClO溶液的漂白效果

    该小组同学利用市售“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探究不同pH下红色纸条褪色的情况,实验如下: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1.将市售“84”消毒液稀释至溶液的pH=12.

    2.取20mLpH=12的稀释液各3份,分别用H2SO4溶液将pH调至10、7和4(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色纸条。

    pH=10

    10min后,红色纸条基本不褪色;4h后红色褪去。

    pH=7

    10min后,红色纸条颜色变浅;4h后红色褪去。

    pH=4

    10min后,红色纸条颜色变得更浅;4h后红色褪去。

    已知:溶液中HClO、ClO-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由实验现象可知:溶液的pH在4~10范围内,pH越大,红纸褪色

    ②结合图像分析pH=7和pH=4的溶液,现象差异的原因

    ③结合实验现象和图像可知,氧化性:HClONaClO(填“>”或“<”)。“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而不是HClO,因为HClO不稳定,不易保存。写出HClO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综上所述,HClO能使红色纸条褪色,“84”消毒液在酸性环境下漂白效果更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大兴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9. 化学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1661年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B: 1774年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C: 1811年提出分子学说,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D: 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使物质的所有性质都能准确预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题
  • 10. 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
    B: 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
    C: 将过期的化学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
    D: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