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选项
A
B
C
D
目的
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
实验室制取硝基苯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实验室制备溴苯
实验方案
Ⅰ.取100mL的水样用微量的稀硫酸溶液调至pH为1-3,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在25mL滴定管加入1.0×10-4mol·L-1的Na2S2O3溶液。用该标准液滴定Ⅰ中溶液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10.00mL。
已知:ClO2在中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 ,在酸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Cl-。
2 +I2= +2I-。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入氮气的主要作用有2个,一是可以起到搅拌作用,二是。
②装置B的作用是。
③装置A用于生成ClO2气体,其中H2O2的作用是。
已知①菱锰矿粉的主要成分是MnCO3 , 还有少量的Fe、Al、Ca、Mg等元素②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在浓度为0.1mol/L时形成M(OH)n沉淀的pH范围如表
金属离子
Al3+
Fe3+
Fe2+
Ca2+
Mn2+
Mg2+
开始沉淀的pH
3.8
1.5
6.3
10.6
8.8
9.6
沉淀完全的pH
5.2
2.8
8.3
12.6
10.8
11.6
回答下列问题:
①已知几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NH4)2S2O8>KMnO4>MnO2>Fe3+ , 常温下KMnO4能氧化盐酸产生氯气,则氧化剂X宜选择
A.(NH4)2S2O8 B.MnO2 C.KMnO4
②调节pH时,pH可取的范围为
③常温下Ksp(CaF2)=3.20×10-12;Ksp(MgF2)=7.29×10-11.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1×10-5mol/L时可认为离子沉淀完全。要使Ca2+和Mg2+都沉淀完全,沉淀后的溶液中F-的浓度不低于。
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填空: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Cu2+
4.7
6.7
Fe2+
7.0
9.0
Fe3+
1.9
4
A KMnO4 B H2O2 C NaClO D Cl2
待提纯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
溴苯
溴
Na2SO3溶液
分液
乙炔
H2S,PH3
溴水
洗气
乙酸钠
苯酚钠
足量CO2
过滤
CuCl2溶液
AlCl3溶液
NaOH溶液
水蒸气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向a处烧瓶中加入约占体积2/3的蒸馏水,加入1~2粒沸石。向c处烧瓶中加入茴香籽和热水,安装装置。打开T形管b处的螺旋夹,加热a处烧瓶,当有水蒸气从T形管口冲出时,接通d处冷凝水并关闭b处的螺旋夹,水蒸气进入c处烧瓶中开始蒸馏并收集馏分。
0
20
40
60
80
100
LiOH
12.7
12.8
13.0
13.8
15.3
17.5
Li2CO3
1.54
1.33
1.17
1.01
0.85
0.75
已知:25℃时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开始沉淀(pH)
2.3
7.5
7.6
3.4
完全沉淀(pH)
4.1
9.7
9.2
①净化除杂时,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加入CoCO3调pH为5.2~7.6,则操作I获得的滤渣成分为;
③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为;
④操作II过程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合物名称
密度
熔点
沸点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0.810
118.0
微溶
正丁醚
0.769
142.0
不溶于水
备注:正丁醚微溶于饱和氯化钙溶液
实验步骤:
①将 正丁醇、 浓硫酸加入两口烧瓶中,再加入几粒碎瓷片,摇匀;
②装好分水器和温度计;
③控制反应温度在134~136℃之间,回流 ;
④将分水器中的下层水层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倒回两口烧瓶中;
⑤将反应液冷却到室温后倒入盛有 水的分液漏斗中,经过分离、洗涤后再分离提纯,收集称重得正丁醚 。
A B C D
A 蒸馏 B 加入无水 C 过滤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