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实验一: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氯离子等杂质制取纯净水,如图所示
实验二: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I2并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中有如下两步:
①将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准漏斗的小孔.
②静置分层后,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蔗糖、硫酸钡和纯碱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③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
④在容量瓶中加入一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氯气的消毒效率低于二氧化氯。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Fe2O3(Fe)
盐酸
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B
CO(CO2)
KOH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C
CaO(CaCO3)
水
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Ca(NO3)2溶液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所用仪器: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①烧杯②500mL量筒③1000mL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⑦药匙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后冷却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用序号填写)在称量操作中需称量NaOHg
①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④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⑤移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落到桌面上。
①在制取氧气中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③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④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⑤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⑥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