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14  

    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 , 试剂①可以选用,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的量应
    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试剂②选用;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产生镁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2. 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

    A: 用浓硝酸和Cu反应制取NO2
    B: 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l2
    C: 用NH4Cl和Ca(OH)2反应制取NH3
    D: 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3. 以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和SiO2 , 还含有少量的FeO、Fe2O3等)为原料制备Al2O3的流程如下:

    “酸浸”时需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目的是提高浸取率和;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氧化”过程中,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提纯”过程中,当加入NaOH溶液达到沉淀量最大时,溶液中c(SO42)∶c(Na)=
    已知Ksp[Fe(OH)3]=1×10-39。“提纯”过程中,当c(Fe3+)<10-6 mol ·L-1时,溶液中c(OH)>mol ·L-1
    “沉淀”过程中,通入过量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4. 实验室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草酸亚铁晶体(FeC2O4·xH2O)。过程如下:

    已知:①pH>4时,Fe2+易被氧气氧化;

    ②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①废铁屑在进行“溶解”前,需要在5%的Na2CO3 溶液中加热数分钟,并洗涤干净,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②用稀硫酸调溶液pH至1~2的目的:一是抑制Fe2+ 和NH4+的水解;二是

    ③操作I是为了得到(NH4)2SO4·FeSO4·6H2O,则操作I应进行蒸发浓缩、结晶、过滤。那么过滤时适宜的温度为

    ④检验FeC2O4·xH2O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通常用已知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定草酸亚铁晶体的纯度。已知酸性条件下MnO4转化为Mn2+ , 写出MnO4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出发,先制备较纯净的FeSO4溶液,再合成FeC2O4·xH2O。请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纯净FeSO4溶液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铁粉、稀硫酸和NaOH溶液):向一定量硫铁矿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过滤,得到较纯净的FeSO4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5. 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 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水的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
    C: 燃着的酒精灯翻倒,酒精洒到桌面并且燃烧,为了人身安全,应立即撤离现场
    D: 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并缓慢旋进塞孔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6. 现有含有少量NaCl、 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①②③中均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溶液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
    实验探究小组在实验中需要用到456 mL1 mol•L-1的HNO3溶液,但是在实验室中只发现一瓶8 mol•L-1的HNO3溶液,该小组用8mol•L-1的HNO3溶液配制所需溶液。

    ①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包括mL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等。

    ②该实验中需要量取8mol•L-1的HNO3溶液mL。

    ③下列实验操作中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取8mol•L-1的HNO3溶液溶液时仰视刻度线

    B.量取用的量筒水洗后未进行任何操作

    C. 8mol•L-1的HNO3溶液从量筒转移至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并全部转移至烧杯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E.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未进行任何操作

    某同学转移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该同学操作中的错误是。容量瓶的刻度线标在比较细的瓶颈之上的原因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统一标准         C.为了提高准确度        D.方便刻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7. 高锰酸钾是中学化学常用的强氧化剂,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MnO2熔融氧化:3MnO2+KClO3+6KOH 3K2MnO4+KCl+3H2O

    K2MnO4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见下表:

    20℃

    K2CO3

    KHCO3

    K2SO4

    KMnO4

    s(g/100g水)

    111

    33.7

    11.1

    6.34

    已知K2MnO4溶液显绿色,KMnO4溶液紫红色。

    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

    步骤①应在        中熔化,并用铁棒用力搅拌,以防结块。
    ①综合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及溶解度,步骤③中可以替代CO2的试剂是

    A.二氧化硫      B.稀醋酸          C.稀盐酸        D.稀硫酸

    ②当溶液pH值达10~11时,停止通CO2;若CO2过多,造成的后果是

    ③下列监控K2MnO4歧化完全的方法或操作可行的是

    A.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溶液颜色由绿色完全变成紫红色,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B.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继续通入CO2 , 若无沉淀产生,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C.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还原剂如亚硫酸钠溶液,若溶液紫红色褪去,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对照标准比色卡,若pH为10~11,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烘干时,温度控制在80℃为宜,理由是
    通过用草酸滴定KMnO4溶液的方法可测定KMnO4粗品的纯度(质量分数)。

    ①实验时先将草酸晶体(H2C2O4·2H2O)配成标准溶液,实验室常用的容量瓶的规格有100mL、250mL等多种,现配制90mL 1.5mol·L-1的草酸溶液,需要称取草酸晶体的质量为g。[已知Mr(H2C2O4·2H2O)=126]

    ②量取KMnO4溶液应选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若该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润洗,则最终测定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三下学期理综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8. 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需经过制取NH3、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9. 某化学小组试利用废铝屑(含杂质铁)制备硫酸铝晶体,并对硫酸铝晶体进行热重分析,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的CO2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操作II所包含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依次为 、冷却结晶、、洗涤、干燥。
    若开始时称取的废铝屑的质量为5.00g,得到固体A的质量为0.95g,硫酸铝晶体的质量为49.95g(假设每一步的转化率均为100%),则所得硫酸铝晶体(含有结晶水)的化学式为 。 
    取以上制得的硫酸铝晶体进行热重分析,其热分解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失重40.54%,第二阶段失重48.65%,第三阶段失重84.68%,以后不再失重。其热分解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失重%= ×100%

    则失重第一阶段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卷
  • 10.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CO还原Fe2O3所得到的一种黑色粉末的成分(固定装置略去)。(已知:Fe2遇到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请回答问題:

    按气流方向,各仪器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i→→g→h→→j → k→ 。(填字母编号)

    证明Fe2O3己被还原的现象是
    研究小组对黑色粉末的成分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黑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Fe。

    【猜想二】黑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FeO。

    【猜想三】黑色粉末的成分可能是

    设计并完成实验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加入稀盐酸

    溶解,无气泡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

    蓝色沉淀

    变红

    ①根据实验现象,则猜想成立。

    ②研究小组又向步骤3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发现溶液红色褪去。可能的原因及验证方法为

    上述装置还有不妥之处,改进措施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理综化学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