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
    C: 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D: 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Fe3O4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其化学式还可以表示为FeO·Fe2O3 , 铁粉在氧气中燃烧是制取它最为常见和快捷的方法。图1是制取四氧化三铁的系列装置,A装置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要求气流稳定,流速可控。

    图2中仪器a的名称是
    根据题目要求,在图2中最好选择(填序号)作为A装置。
    对图2中装置②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
    在B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一段时间后,若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粉末用盐酸溶解,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没有蓝色出现,推测固体粉末中除Fe3O4外,一定有(填名称)。
    写出Fe3O4溶于足量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要检验所得溶液中的Fe3+ , 常用试剂是(填名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硫酸铜的制备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个必做实验,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实验一:

    因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实验中用铜和浓硫酸加热使之完全反应,将溶液通过蒸发、结晶等操作得到硫酸铜晶体。

    根据上述实验和反应,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浓硫酸具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

    以空气为氧化剂的一步氧化法,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其反应原理为2Cu + O2 + 2H2SO4 = 2CuSO4 + 2H2O ,但反应速率太慢,当升高温度到80~90℃,反应仍然缓慢。如在铜粉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Fe2(SO4)3溶液,则速率明显加快。

    Fe2(SO4)3的作用是

    得到的混合液可以用下列四种物质中的       调节溶液的pH =2~4,使Fe3+ 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
    请根据以上内容,对这两个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填下表:


    实 验 (一)

    实 验 (二)

    主要优点

    操作简便

    ⑴原料充分转化为产品

    ⑵没有有害气体排放

    主要缺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氧化铜矿石含有CuO和难溶于水的Cu2(OH) 2CO3 , 还含有Fe2O3、FeO和SiO2等。铜、铁是畜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某厂生产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流程如下:


    氧化铜矿石粉碎的目的是,KMnO4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
    写出“酸浸”中Cu2(OH) 2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中和/过滤”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使Fe3+ 水解成沉淀而除去。
    流程中多处涉及“过滤”,实验室中过滤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加入铁屑的作用是使母液中Fe3+转化为Fe2+
    下表为硫酸铜晶体“烘干粉碎”的试验结果。

    表中m为CuSO4·5H2O晶体的质量,x为干燥后所得晶体中结晶水个数。据此可确定由CuSO4·5H2O脱水得流程所示产品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指出条件的温度和时间)。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说法正确的是(     )
    A: 检查是否漏水是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的第一步操作
    B: 碘水中加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为紫色,下层几乎为无色
    C: 可用加热法分离NH4Cl(s)和I2(s)
    D: 蒸馏、分馏和干馏都是利用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上述实验装置,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纯净、干燥的Cl2 , 可选用的发生、净化装置连接顺序为→E→接E,第一个E装置的药品是
    根据上述实验装置,为制备干燥NH3 , 可选用的发生、净化装置为。其中发生装置中可以选用的药品为(填选项字母)

    a.碱石灰和浓氨水    b.浓H2SO4和浓氨水    c.碱石灰和氯化铵    d.生石灰和氯化铵

    一定条件下,Cl2 与CH4在装置F中发生反应,其有机物有。(填化学式)
    利用装置F可探究Cl2和NH3的反应。

    已知Cl2与NH3可发生反应:3Cl+2NH3=N2+6HCl,实验时打开开关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Cl2 , 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H3

    ①不能先通入NH3的原因:

    ②试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的现象为: 。

    ③装置F中烧杯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操作过程、实验现象)鉴定烧瓶内最终固体产物的阳离子,其方案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 + H2O2 = I2 + 2OH
    B: ②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 ③中得到的上层溶液中含有I
    D: 操作Z的名称是加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已知:① 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② 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Na2SO4

    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右图中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

    检测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为了研究Cl2与SO2的在干燥条件下发生反应及进行的程度。用右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满干燥的Cl2 , 再通入干燥的SO2 , 集气瓶中立即出现无色液体SO2Cl2; 充分反应后,将液体和剩余气体分离。用除尽空气的NaOH溶液吸收分离出的气体,用足量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由此可知反应后剩余的气体为Cl2,综合实验信息,干燥的SO2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苯、丙酮等)沸点低,极易被引燃,加热时最好用水浴加热
    B: 石油裂解、海水制镁、纤维素制火棉都包含化学变化
    C: 大分子化合物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
    D: 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和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