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浩瀚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下列材料对其所处历史时代的呈现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虚构的,请据此对其分类。

    A.    B.    C.

    D.    E.    F.

    材料二:1500年往常,人类差不多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截了当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不管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依旧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启蒙学派的思想家们公开宣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他们的思想先驱。但在启蒙学派那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已具体化为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内容,而这种政治经济上的人权要求迫切需要理性加以论证,要求获得法律上的保证,理性成为人们评判一切的标准。而理性与科学又相互联系,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科学理性精神更加根深蒂固,甚至哲学研究、社会研究、政治学研究、伦理学研究等都深深打上了科学的烙印。国家是机器、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等一度成为人们的“科学认识”。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

    材料四:但人文主义者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阔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假如没有他们,具有科学头脑的人就很难摆脱神学成见的学术束缚;没有他们,外界的阻碍也许竟无法克服。

    ——丹皮尔《科学史》

    材料一对其所处历史时代的呈现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虚构的,请据此对其分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根据材料二,指出理性主义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性主义对后世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西方近代科学诞生和发展的因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2. 公元530年,商人奥曼图斯特在君士坦丁堡与当地的手工业者拉慈希发生了经济纠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走上法庭。法官对此官司的裁决将依据(   )
    A: 封建等级制度
    B: 《查士丁尼法典》
    C: 公民大会决议
    D: 《汉谟拉比法典》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3. 《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窝藏奴隶者,都处以死刑;窃贼应处死,或处以重罚;奴隶否认其主人,则割去该奴隶的耳朵。由此可见(   )
    A: 法典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
    B: 法典内容全面而具操作性
    C: 法典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
    D: 法典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4.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
    A: 保持习惯法传统
    B: 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
    C: 崇尚自由和理性
    D: 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线上检测(实验班)试卷
  • 5. 恩格斯把罗马法誉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又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据此可知罗马法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是(   )
    A: 疆域的不断拓展
    B: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法学理论的丰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线上检测(实验班)试卷
  • 6. 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法制基础上,帝国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人员的来往大为便利……罗马文化的综合统一达到前无古人之境。”材料反映了(   )
    A: 罗马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B: 公民法使平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C: 万民法有利于罗马帝国繁荣进步
    D: 自然法的推行促进了罗马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质量检测试卷
  • 7. 古罗马法学家赫尔墨杰尼安提出:“所有的法律是为了人(umini)而制定的”,他没有使用诸如“人民”或“全体市民”等集合名词。而是用心良苦地采用复数的“人”(uomini)的表述形式。这体现了罗马法(   )
    A: 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B: 代表了特定群体的诉求
    C: 更关注每个个体的利益
    D: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线上考试卷(4月份)
  • 8. 《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必须向法官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反映了罗马法(   )
    A: 注重司法的程序性
    B: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 重视证据的完整性
    D: 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线上考试卷(4月份)
  • 9.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说:“法律就是宣布正义。正义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因为它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一种有益的东西。”另一位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也曾说:“法分为自然法和人定法,无论是自然法还是人定法,都是正义的表现。”这意在强调(   )
    A: 自然法与人定法存在区别
    B: 人定法必须符合自然法精神
    C: 罗马法要体现维护正义
    D: 古希腊的立法标准和本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线上考试卷(4月份)
  • 10. 《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1条规定:“非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25阿司的罚金。”所以,当有人的葡萄藤被砍了,他告到法官那里,一定要说是树木被砍,如果说葡萄藤被砍了,那么他肯定要败诉。这一现象说明了当时(   )
    A: 人们注重法的形式胜于其实质内容
    B: 平民和贵族在法律解释上并不平等
    C: 成文法更加重视对人们财产的保护
    D: 法律条文中仍保留着较原始的制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线上考试卷(4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