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使它在城邦落脚生根,进入家家户户,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苏格拉底的思想(   )
    A: 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B: 开始树立人的主体地位
    C: 为城邦民主制提供了基础
    D: 转向对人类自身的思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第一次月考试试卷
  • 2. 罗马法学家编纂《民法大全》时参考了多部法学著作,探讨了法的本质,法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他们协助国家开展立法工作,还担负着解释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这主要表明罗马法学家(    )
    A: 注重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B: 重视罗马法在现实中的运用
    C: 热衷于立法工作的理论研究
    D: 乐于从事罗马法的普及工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开学验收测试试卷
  • 3. 古罗马实行嫁妆婚姻制。帝国建立以前,法律规定:“除了约还嫁妆以外,婚姻存续期间妻子对嫁妆没有任何权利。”《民法大全》规定:“嫁妆无论有无约定,也不管是谁认定,婚姻关系解除时,除因妻子的过失外,都应归还给妻子。”由此可知(    )
    A: 关注妇女是罗马公民法的立法原则
    B: 罗马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 女性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
    D: 罗马法仍掺杂着原始的习惯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 4. 在古代雅典,公民法庭的审判员人数根据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诉讼来确定,从200、401、500、700、1001到1500、2000、2500人不等,涉及重大公事案件审判员人数更多。这一规定,力图(    )
    A: 最大限度保证司法的公正
    B: 避免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
    C: 防止贿赂法官行为的发生
    D: 保证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入学测试试卷
  • 5. 公元前390年,高卢人攻占罗马。情况危急,罗马人决定请卡米卢斯回来带兵作战。他们派出一名使者冒险穿过敌人的包围,回城征求元老们的意见。元老院取消了对卡米卢斯的放逐,命其为独裁官。卡米卢斯才能够名正言顺地回来带领众人打败了入侵者。卡米卢斯的这一人生转变表明(    )
    A: 古罗马公民注重遵守法律程序
    B: 万民法巩固了罗马的共和政权
    C: 罗马贵族垄断司法权欺压民众
    D: 民族矛盾激化了罗马阶级矛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西塞罗

    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荀子

    材料二: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和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罗马法系和《唐律疏议》代表的中华法系的区别。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立法司法更多地借鉴了罗马法而不是中华法系,根据所学,说明原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2020.3.5网上考试)
  • 7. 罗马法规定:“故意杀害他人”处予死刑,而“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可通过交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说明罗马法(  )
    A: 缺乏严格统一的判罚标准
    B: 注重区别对待不同犯罪类型
    C: 掺杂诸多原始落后的习俗
    D: 其法律条文一直被近代沿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 8.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外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处理问题基于一系列对所有人都一致的原则,这些原则具有合理性和公正性。外事裁判官的设立表明(  )
    A: 万民法的成熟
    B: 成为维护专制的工具
    C: 人治取代法治
    D: 适应罗马体制的需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试卷
  • 9.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同。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实质上是强调(  )
    A: 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 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C: 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D: 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桃源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
  • 10. 某班学生根据古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得出的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A: 古罗马强调依法治国
    B: 古罗马是一个民主国家
    C: 罗马法强调重视证据
    D: 罗马法讲求公平、公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桃源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