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文艺复兴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启蒙学派的孟德斯鸠就研究了罗马法,这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得到了反映。1804年,反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民法典》在法国颁布,该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制定的。这表明,罗马法(    )
    A: 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开展反封建斗争
    B: 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
    C: 构成了欧洲各国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D: 成为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思想来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 2. 依自然形势而形成的水流,低地所有人有接受的义务,低地所有人如任意在土地上施工以变更此水流,高地所有人有权提起妨碍水道之诉(排放雨水之诉)。这表明罗马法(    )
    A: 严重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
    B: 不承认公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C: 注重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 体现了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顶级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 3.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有如下规定:“死者的丧衣限于3件,随葬乐手以10名为限”“废除在各种丧宴上豪饮、奢侈地奠酒、太大的花环和用香炉焚香的做法”及“死者不得有金饰随葬”等。这些规定旨在(    )
    A: 适应帝国扩张的需要
    B: 限制氏族贵族的特权
    C: 维护平民的经济利益
    D: 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民法大全》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 罗马法是一部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B: 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的矛盾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昌吉市教育共同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经常会聘请职业答辩家撰稿,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
    A: 法庭判决仅凭情感而非依据证据
    B: 民主法庭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C: 职业律师开始出现于法庭中
    D: 法官审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公元212年,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除奴隶外,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这对于罗马法发展历程而言意味着(   )
    A: 标志着成文法的诞生
    B: 公民法取代了成文法
    C: 标志着罗马法形成体系
    D: 万民法使用更加普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学考)试卷
  • 7. 公民法的形成与逐步完善,成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学考)试卷
  • 8. 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定程度上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学考)试卷
  • 9.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记载:罗马人从斯多亚学派那里接受了自然法概念,认为每一国家都有适用于自己公民的法律,即所谓的“公民法”,但也存在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即所谓的“万民法”。从其根源上讲,万民法是以人类共有的自然理性为基础的,所以也就是自然法。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斯多亚学派中蕴含了自然法理念
    B: 罗马公民法适用于本国公民
    C: 公民法、万民法中体现了自然法的理念
    D: 自然法的法律条文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广元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考试
  • 10. 《十二铜表法》规定,物品之转让,必须有五个证人和一个司秤人在场才能缔结契约,并通过在出庭辩论时于最高审判官前对该物品所有权之否定的方式。这说明罗马法(    )
    A: 保留习惯旧俗
    B: 重视司法程序
    C: 强调法官至上
    D: 保护贵族利益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广元川师大万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