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不但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已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在所不问.这表明罗马法(  )

    A: 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的痕迹
    B: 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 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D: 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 2.

    历史发展中的城市化

    材料一两汉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快速发展,除都城长安和洛阳外,还“令天下县邑城”,城墙范围基本就是城市范围。城市街道纵横交错,宫室、官衙处于中心或制高点,太学或地方学校也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有比较固定的居民区和市场,以及为统治者服务的手工作坊。

    罗马帝国的城市广泛分布于各行省的中心,平原地区的城市呈方形,山区的城市因地形而建,城市外围建有城墙和防御堡垒。首都罗马和其他城市中有弯曲的道路、排水和引水管道,行政官署、神庙、剧院或露天剧场、公共浴场也是城市的必备,一些城市还有图书馆。民宅则分布在这些建筑的周围。城内既有在特定区域的大型集市,也有位于民居中的小店铺。

    材料二18世纪上半期,英国下院共有议员558名,选民总数约40万。其中,市镇选区的议员40人,代表选民10.1万,其他议员的身份为地主或乡绅。市镇选区的选举规则各异,有的规定持有特定的财产,有的规定只有市长、市政官等人才拥有选举权。1832年,新执政的辉格党借助选民的不满,通过了新的选举法。法案取消或缩减了人口较少市镇的议员名额,并把名额转给43个新市镇,新市镇中有28个是诸如曼彻斯特这样的棉、毛纺织等生产中心,使得这些市镇的议员达到65人;法案还规定所有市镇的选举资格是租有或拥有一处价值10英镑住处的成年男子。这次改革使选民从71.7万增加到220万。

    材料三19世纪中晚期,中国开始近代的城市化进程,截止到1949年,城市化率仅为10.6%。

    中国近代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发展状况例举表

    城市

    状况

    上海、天津、汉口、太原

    因开埠,建立租界,开办工厂、银行和商店而扩大

    石家庄、郑州、衡阳

    随铁路、水路和公路的兴建和畅通而新兴或发展

    抚顺、唐山、大冶

    因煤、铜和铁等矿产资源的开采而兴起

    北京(平)、西安、洛阳

    历史悠久,格局变化不大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两汉与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发展状况的异同。

    阅读材料二,指出英国近代市镇在议会选举中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以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发展为主题,解读上述历史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 3. 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

    A: 维护公民平等
    B: 强调法律至上
    C: 限制公权滥用
    D: 追求司法公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三练文综历史
  • 4.

    下图是古希腊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建筑残件——埃尔金大理石雕塑(局部)。伦敦现任市长对其颂扬道:“上面没有国王,没有法老,没有巴赛勒斯让阿谀奉承的侍臣跪舔自己的靴子。只有一种绝对明确的意识形态发挥作用——对人民力量的颂扬。”这段话表明(    )

    A: 古代雅典不存在国王和宗教
    B: 古代雅典民主体现人民愿望
    C: 古代雅典人都享有民主权利
    D: 英国要再现古雅典直接民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模拟押题卷文综历史试卷
  • 5.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而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是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 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性
    B: 罗马法推动自由市场的形成
    C: 罗马法的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D: 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贵州省3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6. 罗马法最初采取的是概括继承,即继承人要总括地继承被继承人的一切财物和财产上的一切权利义务。后罗马法逐步废除了概括继承制度,赋予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债务仅以其遗产为限负清偿责任的权利,罗马继承制度的变革(    )

    A: 保护了继承人的利益
    B: 缩小了继承人的范围
    C: 强化了继承人的义务
    D: 制约了继承人的权利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广东省中山市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7. 罗马法规定:没有主人准许,对他人的奴隶的鞭打虐待,构成了侵辱,因为这种行为被看作是对主人的间接侵辱。这一规定也是以违反善良风俗为条件,所以如果只是为了教训该奴隶或者纠正他的恶习,则不构成侵辱。这一规定(    )

    A: 维护了奴隶主私有财产权
    B: 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C: 保护奴隶的基本人权利益
    D: 强化公民的法律道德意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
  • 8. 据李维《罗马史》记载,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将在一年一度选出的官员的治理下,成为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文中“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中的“法律”是指(    )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万民法
    D: 《查士丁尼法典》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二模)文综历史
  • 9. 《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下列对这部法律评价正确的是(    )

    A: 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B: 维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C: 确立了后世的立法规范
    D: 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文综历史
  • 10. 在罗马法中,从旧式诉讼到最高裁判官的诉讼行为,都是根据诉讼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进行的,整个诉讼阶段(包括开始、进行和终止),都必须以通过当事人合意为准,直到选定承审法官也非经被告同意不可。法官对于诉讼的解决,不过处于仲裁人的地位,如果当事人不达成合意,诉讼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材料反映了罗马法的诉讼原则是(    )

    A: 严格形式主义
    B: 不干涉
    C: 公开审判
    D: 不告不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年级联考文综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