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监举制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走御史台制度,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代表皇帝,监察百官,是皇帝自上而下的监督、统治百官的一种工具;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不法之事,无所不察、无所不纠。另一种监察制度是谏官制度,谏官的监察则是自下而上的。以皇帝为监察对象。皇帝的个人生活直至王国大政都在谏议之列;还封立帝失宜的诏命,驳正臣下有违误的奏章。这样就形成了以上察下,以下督上的双向监察机制。

    ﹣﹣摘编自吴胜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仍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不少昏庸无能之辈在国王的庇护下仍然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政治丑闻屡见不鲜。由于英国实行政党轮流执政制,无论哪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都把官职作为奖品在自己的支持者中进行分配……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个廉洁而有效率的政府保护他们的利益和经济发展,近代公务员制度逐渐产生了。19世纪,英国政府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迄今为止它通过的最重要的反腐败立法包括:1889年的《公共机构构政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等,二战后通过的多部法令中均有针对政府官员腐败行为的法律条文。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其具体权力包括质询权、调查权、例阁权和弹劾权等。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在英国,舆论和新闻媒体素有对政府进行监督和批评的传统。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摘编自李靖《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监察机构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意义。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现代英国建立反腐败制的背最及其成功推行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完善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看法。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宁夏六盘山高中2020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 2. 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指出:评定政府的好坏有两个标准:第一是组成社会的人民是否具有美德和智慧,第二是该政府形式能否促进人民的智慧和美德的发展。因此他认为代议制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形式,因为(   )
    A: 代议制政府是一种至善至美的政府
    B: 代议制政府最高权力来自统治阶级
    C: 18世纪中期的法国政府是这种好政府的典型代表
    D: 代议制政府会因国家和文明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湘名校2020年3月高三文综历史线上自主联合检测试卷
  •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宪章》,英王约翰被迫签署的宪法性的文件,其宗旨为保障封建贵族的政治独立与经济权益,又称《自由大宪章》或《1215大宪章》,这张书写在羊皮纸卷上的文件在历史上第一次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第1条 规定教会享有自由选举教职的权利。

    第2条 规定国王的直接封臣继承封土时应纳继承金的数额。

    第13条 保证给予伦敦及其它城市自由。

    第15,16条 规定不得向自由民征收额外的协助金及强迫服军役,一些条文对王室官吏的暴行有所约束,如能实行,当可减轻对自由农民的压迫。

    第34条 规定今后不再发出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庭审视的令状,以免使封建主的此项司法权利遭受损害。

    第35条 规定全国应有统一之度、量、衡。

    第61条 规定组织25个大封建主监督大宪章的执行,他们在发现国王有违反情况时,可使用各种手段包括武力在内胁迫他改正,这就使封建内战取得合法地位。

    根据材料,概括13世纪英国《大宪章》主要内容体现出的特点。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13世纪英国《大宪章》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湘名校2020年3月高三文综历史线上自主联合检测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何谓自由?曰:粗言之则不受压制,即谓之自由焉耳。压制之道不外二端:一曰君权之压制,一曰外权之压制。脱君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法国是也;脱外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美国是也。故凡受君权之压制而不能为法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凡受外国之压制而不能为美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非播国民之种子不可。播之奈何?曰法兰西革命以前,其民之憔悴于虐政者,非犹我今日乎?其全国无一国民,非犹我今日乎?其所以有今日者,何也?盖以法国为国民之田,以十八世纪诸学士为国民之农夫,以自由平等之说为国民之种子。孟德斯鸠苦心焦虑,审慎周详,其播之也出以和平……故今日法国之民,得以食国民之果者,皆数人之功也。且也当时美国之学士,皆自称为法国理学士之弟子,而卒以脱英国之压制,则法国之种子且波及于美洲。

    ——《国民报》第二期

    材料二: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

    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

    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知识界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之间认识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作者的意图。
    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南阳一中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九次考试试卷
  • 5. 近代欧美国家的税收理念大多经历了从“税收法定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的演变,即从征税的权力基本控制在议会里,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征税的各项内容转变为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这表明欧美国家(   )
    A: 宪政制度的完善
    B: 征税程序严格化
    C: 否定了议会至上
    D: 税收立法民主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一中2020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风险不断增加。欧美国家在动物及动物 产品方面制定了包括各种规程、标准、手册、指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实行立法、管理、执行分离。美国根据专家风险报告分析,对于进口可能对本国产生冲击的产品,在境外建立了三层疫情防御体系,规定只能在洛杉矶、迈阿密等口岸进行检疫交易,并制定了猪、牛、羊、马等主要动物档案和溯源体制,未注册的不允许进入流通领域,如英国种猪养殖由养猪协会统一注册,提供系谱认证。在澳大利亚,还实行分类管理,如一类疾病完全由政府资助,二类疾病80%由政府资助等。

    ﹣﹣摘编自营顺仙《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外来有害生物一旦入侵成功,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极大,费用高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外来动物疫情防控应对策略,对有效抵御疫情蔓延、预防外来有害动物入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林祥梅《外来动物疫病》等整理

    根据材料一,概括当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外来动物疫病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我国健全外来动物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一中2020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
  • 7.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66年,英国保守党一上台,就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局面,农业款收引起物价上涨,激起了下层民众的愤怒。在改革同盟的号召下,工人们在海德公园聚集,强烈要求进行议会改革扩大选举权,工人阶级与激进主义分子开始结盟,议会改革迫在眉睫。1867年,迪斯雷利(英国首相)决定将第二次议会改革进行到底。议会法案最终于7月15日通过,由议会上院和女王批准生效。此款法令共有61款,主要内容规定:所有的男性房主和每年支付10英镑租金以上的男性房客,以及在那县那些每年支付12英镑租金以上的男性都将拥有选举权。选区的调整:取消四个城市选区的议席,原来三十八个城市选区议席由两个议席减为一个议席;伯明翰、利物浦、利兹和曼彻斯特各设三个议席(但选民只能投两票)。

    ——摘编自营萍《迪斯雷利与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及其内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20届高三历史百日冲刺模拟试卷一
  • 8. 有学者说:“光荣革命自身也就成为一种传统,为以后的英国人们提供历史依据。”该学者意在说明光荣革命(   )
    A: 清除了政治体制中的君主残余
    B: 开启了保守而渐进的民主之路
    C: 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迅速发展
    D: 完成了国家权力中心成功转移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20届高三历史百日冲刺模拟试卷二
  • 9. 190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选民在下次议会选举中,不仅要看执政党执政的成绩与表现,还要看反对党是否尽到了反对的责任。“影子内阁”的设置(    )
    A: 标志英国政党政治形成
    B: 破坏了政府政策实施的连续性
    C: 是议会政治妥协的结果
    D: 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完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名师联盟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0. 欧洲工人中曾存在着一种自然权利思想:“适当的工作,应获得适当的工资”;但在1832年后,部分工人认识到,在现存地主、资产阶级当权的制度下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阶级斗争是社会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要手段。这一变化(    )
    A: 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 说明工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C: 受到英国议会改革的推动
    D: 推动了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清华大学2020年高三文综历史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试卷(1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