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正濒临解散的边缘……尽管外界认为我们的意见极为一致,事实上我们正陷于千钧一发的关头。” ……建国之父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这个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的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州权”问题;三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

    ——根据《民主的奇迹》、《美国文明三部曲》等整理

    材料二:面对经济危机,上任伊始的罗斯福先后向国会提出数十个法案,引起了最高法院的强烈不满,频频以“违宪”要求罗斯福撤回提案。但奇特的是,拥有立法权的国会并未弹劾总统,而是巧妙地成立特别委员会,在配合法案实施的同时牵制总统权力。如《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可关停私营银行,参议院迅速成立“金融银行委员会”,负责召开被整顿银行的听证会,听取业主的申诉,判别其重新开业的可能。《联邦紧急救济法》的实施需耗资30亿美元,参众两院相应成立了3个委员会进行数十次听证,保障了法案的实效性。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共成立各类委员会50多个,有效发挥了“国会决策中枢”的功能,为美国渡过难关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魏汝明《浅析美国国会委员会制度》

    材料三:(英国)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自《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之父们解决中心问题相应办法。
    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并未弹劾总统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结合英法近代宪政体制的形成过程,分别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或复辟势力妥协的结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的理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2. 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 会的国王”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革命只是改变了国家政权的形式,但其本质没有改变
    B: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未发生什么变化,只是议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C: 革命之后国王和议会共国执掌国家大权,两者的权力是平等的。
    D: 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惟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2年)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或世界史的具体史实,就所提取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段考试卷
  • 4.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由此,英国确立了(    )
    A: 君主立宪制
    B: 民主共和制
    C: 两党制
    D: 联邦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汪清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材料三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1787年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主要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汪清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 6. 十八世纪英国内阁不仅要对国王负责,也必须对下议院负责,获得下议院的信任和支持;内阁责任制从阁臣个人负责制发展到内阁集体负责制;内阁如果无法获得下议院的信任与支持必须辞职。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 君主立宪制不断发展
    C: 国王“统而不治”
    D: 责任内阁制最终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 7. 长期以来,英国国王即位就会被授予终身的关税征收权;到了1690年,议会通过法案仅同意威廉和玛丽可以征收为期4年的关税,1694年又将期限延长为5年。这说明当时(   )
    A: 英国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国王的财政权力被剥夺殆尽
    C: 议会掌握了英国的关税主权
    D: 王权被纳入到宪政的轨道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9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冬季联赛试卷
  • 8.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决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英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实际上对英王负责
    D: 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决议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9. 二战时期,演讲出色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过程中,曾遭到英国上议院的极力反对,但口吃的国王乔治六世坚定支持丘吉尔,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    )
    A: 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 君主立宪制削弱了君主权力
    C: 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 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教学质量调研(三)试卷
  • 10. 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对政治制度演变发展历史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清醒地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以及未来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13

    材料二: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ꞏ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材料一图一漫画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体最早是通过哪一部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以图二为例,简要说明美国确立的政治制度是如何确保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
    辛亥革命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法制建设上的重要成就及意义。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建设的主要成就。
    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有何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清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