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130 亿年前至今》

    选取一个时间,围绕其中的重大史事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叙述完整明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2. 14—16世纪,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战争建功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获得发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据此可知,在当时葡萄牙等西欧国家 (    )
    A:   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化
    B: 海外扩张成为社会共识
    C: 阶层间流动受到了严格限制
    D: 开始利用海洋获取权益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统一检测试卷
  • 3. 中世纪末叶的欧洲,广大的直接生产者的技术革新和熟练技巧日益提高,社会上的劳动分工更加细致了。在1437年德国法兰克福城中仅有手工业专业行92种,到1443年已增107种,迨十五世末即增加到190种。此时,巴黎甚至有350种之多了。这一现象 (    )
    A: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B: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C: 推动欧洲商业革命的发生
    D: 引起了早期商业殖民战争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清远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摸底考试试卷
  • 4. 法国学者佛朗索瓦·梅南指出∶"意大利人确实曾执欧洲经济之牛耳∶他们生产和出口布料以及精美的金属制品,从事东西方中介贸易,并且贷款给欧洲各国的王室和平民。"但是15-16世纪上述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
    A: 人文精神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宗教改革兴起
    D: 新君主国兴起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5. 在《达·伽马航行的佚名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教,当达.伽马航船行驶到印度向卡利库特王公呈递信件之后,这位印度王公曾问及葡萄牙有些什么商品。达.伽马回答说:“有很多粮食呢绒、铁铜等。”王公又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达.伽马回答说:“总数不多,都是样品。”这可以用来说明 (    )
    A: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本性
    B: 东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明显扩大
    C: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
    D: 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人曾经将欧洲大国开拓疆土的目的总结为“上帝、黄金和荣誉”,或者如地理学家、传教士和探险家戴维·利文斯通说的“基督教、通商和文明”……1500年,欧洲大国只控制了全球大约7%的土地;到1800年,它们控制了35%;而在1914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84%。1871年到1900年间,大英帝国包括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扩张到拥有66万人口和450万平方英里土地。法国的国土面积增加到350万平方英里,德国、比利时和意大利都增加到100万平方英里左右。西班牙曾经的帝国遗产本就所剩无几,1898年还被美国夺取了菲律宾和古巴,让西班牙人无比震惊。

    ——(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

    根据材料概括欧洲大国开疆拓土的目的,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2第十二课练习题
  • 7. 1500年前后荷兰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等相继出现在海洋之上,掀起了地理大发现的热潮,在这之前(   )主导着国际贸易。
    A: 阿拉伯人
    B: 印度人
    C: 中国人
    D: 拜占庭帝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8.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以精致的瓷器和柔软的丝绸在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贸易中一直处于入超地位,大量的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银丝贸易。这样的贸易体系没有带来的影响(   )
    A: 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的发展
    B: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C: 巩固了西欧社会的银本位制度
    D: 诱使西欧的“淘金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9. 美洲如今是移民混血最多人口的地方,下列哪项历史与其有关(   )
    A: 彼得大帝探索北冰洋航线
    B: 郑和下西洋
    C: 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D: 新罗统一朝鲜半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停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如表)。

    航线

    航线上主要商业活动

    备注

    葡萄牙里斯本—印度果阿—澳门

    葡萄牙人将经过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返欧洲,如丝、绢、细工木器、漆器和陶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玻璃制品等

    以白银为最大宗,1585~1591年,经果阿运到澳门的白银约90万两

    澳门—日本长崎

    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东渡日本,将生丝、绸缎等中国货物运往长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门,运回日本的白银、土特产等

    明政府鉴于“倭寇祸烈”,严禁中日通商

    澳门—菲律宾马尼拉—墨西哥

    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及华商,将生丝、绸缎等运到马尼拉,再由西班牙商人将这些货物和少量菲律宾货物运到拉美,将拉美白银运回欧洲,再运回澳门购买中国的丝货和其他货物

    中国与美洲贸易的最早航线,构成了以中国丝货和世界各地的白银为大宗交易的国际海上丝绸大循环——“丝银之路”

    材料二: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曾是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渐的重要桥梁和通道。传教士在澳门开创的远东第一所西方式的大学——圣保罗学院,成为远东汉学家和西学人才的摇篮。利玛窦等传教士并经澳门进入中国内地进行传教活动,把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传入中国,又将中国的儒家经典和历史、文学、医学、工艺和工艺美术传到欧洲。

    ——摘编自《话说澳门》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丝银之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gb】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