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孩子们围绕着这些外国人,他们正在土地上插进一根大理石石柱,柱身上用葡文刻着:‘1498年,葡萄牙国王派王室侍臣发现(亚洲)这块土地,并竖立这个标志。’”材料中的“侍臣”(   )
    A: 到达非洲好望角
    B: 开辟了欧印航线
    C: 发现了美洲大陆
    D: 完成了环球航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同步测试】全球航路的开辟基础练习
  • 2. “它在思想界的影响超越了其对商业和政治领域造成的震撼。它变革了中世纪的理论和思想的整个体系,让过去狭隘的地理观点靠边站,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它”代表的行动是(   )
    A: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 达·伽马到达印度
    C: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同步测试】全球航路的开辟基础练习
  • 3. 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由此可知,哥伦布团队(   )
    A: 熟悉东方文化
    B: 已经发现美洲
    C: 接受地圆学说
    D: 经济实力雄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同步测试】全球航路的开辟基础练习
  •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   )
    A: 《马可·波罗行纪》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奥斯曼帝国控制商路与天主教鼓励向东方传教
    C: 西欧国家开始工业革命与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 迪亚土船队的非洲探险与达·伽马船队到达印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同步测试】全球航路的开辟基础练习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始。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最遥远的部分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工业的发展,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从整体史观分析其影响。
    比较材料二、三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异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同步测试】全球航路的开辟基础练习
  • 6. 自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传播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看成是金银当瓦的“人间天堂”,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商品经济发展
    C: 中国逐渐落后
    D: 拜金主义盛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同步测试】全球航路的开辟基础练习
  • 7.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人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开辟了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其中到达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航海家是(   )
    A: 卡伯特父子
    B: 塔斯曼
    C: 德雷克
    D: 巴伦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同步测试】全球航路的开辟基础练习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G8(八国集团)是传统的工业化大国“俱乐部”。随着新的重要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舞台上既有G8+5,即八国集团与五个发展中大国非正式对话的形式(由G8发出邀请,五个发展中大国被动接受);又有G20(二十国集团),即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平等协调机制。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新兴大国也在事关全球治理、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等问题上积极进行协商配合。

    ——据陈伟光、曾楚宏《新型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结构》整理

    材料二   由于19世纪末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居于优势地位,欧洲人自然会这样认为:他们的卓越地位来源于其文明的优越性,而这又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种族的优越性。他们深信上帝创造的人是不同的,它将白人造得更聪明,所以白人能指导劳动,能指引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劣等种族。这样就有了“白人的责任”这一概念——用理想主义的责任来掩盖当时的帝国主义的一种说教。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政党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来自120多个国家,200多个政党和政党组织的领导人齐聚北京,共商大计。这次大会名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媒体报导:这样的大场面,在世界政党史上可谓罕见。在中共十九大后开这样的会是非同寻常的,也是内涵深刻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推行全球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伟大尝试,是中国全球治理政策的核心价值观念。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与当今中国对全球治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 9.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其发源于(   )
    A: 工业革命
    B: 产业革命
    C: 新航路开辟
    D: 殖民战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
  • 10. 新航路开辟中到过印度洋的是(  )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船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肇东市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