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据下图信息可知,16-19世纪(   )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

    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

    A: 商品流通种类日益增加
    B: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 世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D: 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5月联考试卷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往返路线

      

    图2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图3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殖民掠夺贸易路线图

    从以上三幅图片中任选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5月联考试卷
  • 3. 1680一1786年,英属西印度群岛殖民地输入了213万非洲黑人,其中牙买加岛在1700-1786年就输人了61万名黑人奴隶。通过这种黑奴贸易英国( )
    A: 推动了非洲社会转型步伐
    B: 促进了美洲经济合理开发
    C: 垄断了美洲大陆海外贸易
    D: 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速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文综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4. 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一张时间轴。这一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新航路开辟后(   )

    A: 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 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C: 商品种类的增加
    D: 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
  • 5. 《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一书中说到:“甘蔗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壤,是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这说明甘蔗生产(   )
    A: 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产物
    B: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C: 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D: 是资本输出时期的表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
  • 6. 如图为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中程所运载的主要是(   )

    A: 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
    B: 瓷器  
    C: 贵金属、蔗糖和烟草
    D: 黑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横山清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7.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做出理性的判断: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主题。

    ——摘编自《大国崛起:大国之反思》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请从世界市场发展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地位?
    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基于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在经济全球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人类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横山清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如图是“15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世界形势与贸易图”。读图可知(   )

    A: 工业化浪潮改变了世界格局
    B: 金银等贵金属大量从中国流出
    C: 英法两国占据世界殖民霸权
    D: 大西洋沿岸成为海路贸易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重商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于封建制度瓦解和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理论考察。16世纪,随着王权的扩张,封建国家开支增加,商业资产阶级希望国家对工商业活动和商业资本给予支持和保护,早期重商主义思想在西欧得到发展,早期重商主义强调民族国家利益至上,增强国家陆海军武装力量,以武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开道。在经济政策上主张实行国家主导的间接宏观调控的政策,以财政主导为中心,利用关税、汇率和行政管理手段等力量保护发展本国制造业,主张鼓励本国产品出口,缩减外国货物进口,防止外来产品竞争,出口商品要用本国船只运输,以减少支出和增加收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以保证金银货币流入本国。主张国家垄断对外贸易,保证外贸通畅,发展航运业。这一时期的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作为新兴阶级代言人的重商主义者政治上主张支持王权,实行君主专制。重商主义学说开始是作为“国家政策”形成的,而后才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从而形成了重商主义理论体系。

    ——摘编自黄光耀《论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殖民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品入关,中国重商主义思想兴起。郑观应主张摒弃“崇本抑末之旧说”,“大力振兴商务”,康有为指出以商立国是救亡图存的良策,提出一系列新措施。甲午状元张謇从官场跳出,把全部精力用在经商事业上。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支持实业的发展。但是自汉而始,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形成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念,社会结构中形成了士农工商为基础的有序结构模式,限制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民族工商业发展缓慢。长期的封闭锁国使中国对外了解有限,固守封建观念的体制官僚排斥任何新的信息。中国是帝国主义货币积累链上的一环,不平等条约导致外贸入超和白银外流,外商还恶意倾轧中国企业。1874年轮船招商局的船只由初创时期的12艘增至30余艘,外国轮船公司以消减运价挤压,致使轮船招商局债台高筑。重商思潮呼声微弱,自身观点分散,不成体系,始终无法成长为社会思潮的主流。中国重商主义在遭到强大的阻隔力量以后没有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形态的强有力武器,资产阶级最终也没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摘编自粱莹《试论中国近代商业思想的演进》

    依据材料一归纳西欧早期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早期重商主义形成的背景。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结合近代中国重商主义的主要实践,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中国重商主义思想本身的缺陷指出其为什么没有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形态的有力武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10. 16世纪初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印加帝国统治末期的印第安人至少有900万人,到了17世纪人口已减少到60万人。这一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 使拉丁美洲长期落后
    B: 西班牙失去海上霸权
    C: 在欧洲引发价格革命
    D: 非洲损失大量劳动力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