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东印度公司”是指16、17世纪时西欧国家为开拓亚洲殖民贸易而设立的一种公司模式。东印度公司一般拥有垄断贸易权,一度还在殖民地拥有军事和行政权力。由此可以推知东印度公司(   )
    A: 垄断了横跨大西洋的贸易
    B: 增强了工业资本家的实力
    C: 体现了近代自由竞争原则
    D: 有利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4月质量监测(月考)试卷
  • 2.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和大洋洲白种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著居民的减少
    B: 欧洲的殖民扩张
    C: 种族之间通婚
    D: 大量战争与屠杀及移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启超中学等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中国商品经济繁荣,使用白银交换成常态。欧洲上流社会、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对中国奢侈商品怀有极大的兴趣,愿意出高价购买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无论是开辟新航路且广扩贸易的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因此,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摘编自樊树志《明史讲稿》

    材料二:中国白银流通量在1820年左右仍然继续增长,也正值市镇和城市活动勃兴,某些手工技艺(特别是织布、瓷器和印刷)臻于完善。正是在中国经济发展、城市振兴的背景下,原本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近代西欧的冒险者到东亚海域上来了,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又来了荷兰人。这些新来者无非是进入远东的商业流通网,并利用这一地区的繁荣局面。多亏了他们,中国才获得欧洲和美洲的第一批物品的大交流:效率更大的火器、甘薯、花生、烟草、玉米以及借墨西哥大帆船自马尼拉运到远东的银锭。除此之外,还有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显示的并于17世纪确定下来的新方向,其次是自1600年左右起中国和东亚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的初期接触,开始接近近代气息。而欧洲的这一革命,则促使了以后的社会变革转型。

    ——摘编自(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对各自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启超中学等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4. 1500年到1650年间从美洲流向西班牙的金银多得令人咋舌,其中大部分又流向了中国,用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这一现象(   )
    A: 加速了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
    B: 使美洲传统社会遭灭顶之灾
    C: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启超中学等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5. 16-18世纪,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阿姆斯特丹、新英格兰出现在的美洲大陆。与这现象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
    A: 早期的殖民扩张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城市化进程加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6. 16世纪至17世纪早期,欧洲许多国家物价飞涨,出现了所谓的“价格革命”。关于欧洲“价格革命”原因的认识,我国史学界大多认为价格革命是新大陆金银的流入所致;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社会需求的大量增加,供求的失衡也是造成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关于欧洲“价格革命”原因的认识(   )

    ①视角不同观点不同              

    ②后期的研究比主流观点更可信

    ③缺少权威人士支持均不合理        

    ④随着研究的深入而趋于全面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7.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8世纪“全球性交换”大事年表

    序号

    年代

    事件

    1493年

    哥伦布把甘蔗带到美洲。甘蔗产量的不断增加给美洲带来新的产业:蔗糖提炼和朗姆酒提取

    1510年

    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首次输入非洲黑人奴隶

    17世纪

    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

    1600-1800年

    大约100万欧洲移民来到北美

    18世纪初

    原产于非洲的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1761-1767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收入从200万镑增长到750万镑

    1788年

    英国船队到达悉尼,建立了在澳大利亚的第一批定居点(注:到19世纪早期,欧洲人和欧裔美洲人成为太平洋各主要群岛的主要人群)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及对伦理道德的强调,与追求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相符,因此,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某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伏尔泰还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加以称颂。孟德斯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除了实现精神文化方面的推崇外,中国的园林建筑、服饰、风俗等也被当时的欧洲人所仿效。

    ——周晚菲《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

    根据材料一,概括15-18世纪“全球性交换”的主要内容。写出引发这一时期“全球性交换”的两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两大事件对加强世界联系产生的影响。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法两国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8. “哥伦布首航美洲时,于1492年12月发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岛上的印第安人约为25万人,到了1550年,只剩下约150人。”这段史料可以作为下列哪一选项的结果(   )
    A: 新航路开辟
    B: 英国早期殖民
    C: 北美独立战争
    D: 黑奴贸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9. 巴勒克拉夫的《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中写到:“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进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怀揣着传播天主教和对贵金属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文中迈入大洋走在前列的国家是(   )
    A: 英国、法国
    B: 荷兰、意大利
    C: 英国、荷兰
    D: 西班牙、葡萄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10. 近代以来,移民的到来深刻改变了美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被欧洲“发现”前,美洲印第安人大约有4000万人,其中拉丁美洲约2500万人。欧洲人和非洲人陆续来到美洲,到17世纪中叶,拉美的印第安人为950万人……1935年,南、中、北美洲的白人移民分别为4090万人、690万人、12430万人,而黑人移民则分别为1870万人、840万人和1240万人。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被运往美洲等地,形成苦力贸易。到19世纪70年代,仅加利福尼亚的华工人数就有十几万。加勒比群岛、秘鲁、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西部新兴工业部门蓬勃发展,如硅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创造了大量高薪岗位,吸引了大量外国优秀人才到美国就业。二战后,仅硅谷地区就引进包括科学巨匠、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外高级人才138400多人,这些人的平均薪酬是8.9万美元……1969——2012年,美国还从发展中国家接收了数百万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特长的移民。

    ——据《二战后美国移民特点及原因分析》等整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一问回答①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说明移民的到来对美洲的影响。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以后美国的移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