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据统计,1500—1650年的150年间,仅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5倍。这种现象(   )
    A: 促进了西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B: 表明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C: 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
    D: 导致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58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4月考试试卷
  • 2. 下表为前往东印度的欧洲船只的舾装(舰船下水后的机械、电器、电子设备的安装)情况(单位:艘)。据此可知(   )

    年份

    葡萄牙

    荷兰

    英国

    法国

    丹麦

    1500-1549

    476

    1550-1599

    260

    1600-1649

    272

    656

    286

    24

    23

    1650-1699

    124

    1114

    525

    131

    35

    1700-1749

    112

    1662

    734

    367

    87

    1750-1799

    72

    1289

    1131

    933

    161

    合计

    1316

    4721

    2676

    1455

    306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国际贸易格局竞争日趋激烈
    C: 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D: 荷兰的殖民优势在逐年增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下列有关美洲国家的印第安人人口分布现状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秘鲁——印第安人数量相对较少
    B: 海地——印第安人几乎难觅踪迹
    C: 美国——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
    D: 墨西哥——印第安人与其他族裔通婚形成混血人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16世纪以后,由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传统地中海国家成了新航线图上的边远地区。新的贸易港口成为更有活力的金融、贸易和生产中心。”材料所指的新的贸易港口可能是(   )
    A: 热那亚
    B: 威尼斯
    C: 阿姆斯特丹
    D: 君士坦丁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的100年间,印地安人数量减少了90%—95%,最先被殖民的加勒比海一些岛屿上的印地安人甚至难觅踪影。下列对美洲印第安人数量锐减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使得印第安文化广泛传播
    B: 客观上推进了三角贸易
    C: 便利了欧洲殖民者的统治
    D: 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太湖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6. 马克思说西欧各国“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下列哪一活动最能体现殖民者的血腥性(   )
    A: 从事奴隶贸易
    B: 进行殖民争霸战争
    C: 参与中日贸易
    D: 移植本国生活方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早期殖民扩张中,在亚、非、拉美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如澳门、印度果阿、巴西,从而控制了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的国家是(   )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英国
    D: 荷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以后,农作物和动物在美洲和欧亚非大陆之间广泛的、双向的、长期的大交流。据统计,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品种源自美洲。印第安人首先培植的玉米在16世纪的欧洲已很常见,但直到17世纪才成为欧洲人的食品。由于有了玉米,原本17世纪下半期出现人口衰退的法国和意大利,到18世纪其人口开始回升。而19世纪中后期,由于爱尔兰的马铃薯出现普遍的枯萎病,导致歉收并引发的大饥荒,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最严重的饥荒之一。

    ——据《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编

    材料二:中国往往是大帆船贸易货物的主要来源。就墨西哥及其附近的广大地区的人民来说,大帆船就是中国船,马尼拉就是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转运站,作为大帆船贸易的最重要商品的中国丝货,都以它为集散地而横渡太平洋。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当无拘无束的谈及菲律宾的时候,有如谈及中华帝国的一个省那样。就马尼拉方面来说,每年航经中国沿海的商船,就是它的繁荣基础。

    ——选自[美]苏尔兹 著《马尼拉大帆船》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推动农作物和动物在新旧大陆间“大交流”的因素。概述美洲农作物传入欧洲乃至全球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尼拉在当时贸易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分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9. 研究性试题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为了探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请根据提示,完成如下探究内容。

    《共产党宣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中记载: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

    从《共产党宣言》的叙述中概括归纳有关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搜集到下面史料,请说出该史料的类型和史料价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联合质检考试(期中)试卷
  • 10. 新航路开辟之后,旧大陆的马、牛、猪等家畜出现在新大陆,由于缺少天敌以及条件适宜,草场的自然生长根本赶不上这些牲畜的生长与繁殖速度。玉米在中国传播,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因肆意种植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A: 改变了世界的自然环境状态
    B: 造成了世界人口的衰减
    C: 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D: 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联合质检考试(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