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 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   )
    A: 变殖民地为其经济附庸
    B: 维护全球商业中心地位
    C: 为本国工业品开辟市场
    D: 压制殖民地的独立思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学者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化和全球化》中记载:“在1514年,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684名西班 牙人中,就有64名娶了印第安妇女为妻”“任何与印第安人结婚的葡萄牙人将获得优先的晋 升机会”,于是在美洲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种梅斯蒂佐人。这说明(   )
    A: 美洲是世界上种族最混杂的地区
    B: 新航路开辟改变人种组成
    C: 政府鼓励推动世界性的移民浪潮
    D: 新旧大陆文明间逐渐融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晚明时期,澳门发展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以澳门一果阿一里斯本的贸易而论,葡萄牙人把中国的生丝、丝织品、瓷器等商品,从澳门运往印度果阿,由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有白银、象牙、檀木等,而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在这场贸易中(   )
    A: 罪恶的“三角贸易”逐渐形成
    B: 传统的印度洋贸易日渐衰微
    C: 中国被卷入了“全球化”贸易
    D: 新兴的大西洋贸易迅速成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16世纪传入西非和中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有历史学家在评论玉米在世界上的传播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对该评价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玉米的传播是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B: 缓解粮食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 价格革命使得玉米价格比黄金价格更高
    D: 玉米的传播使世界不同地区的联系加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鄂北六校2021-202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5. 据袁景晖的《建始县志》记载:“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这些物种的传入(   )
    A: 是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
    B: 表明文明的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C: 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表现
    D: 源自中国劳动人民辛勤的培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鄂北六校2021-202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6. 下表反映了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单位:%)情况。据此推知(   )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A: 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 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 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D: 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衡水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17世纪以来,马铃薯逐渐成为爱尔兰人的唯一主粮,爱尔兰人口从1762年的110万增加到1846年的830万。在德意志地区,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才开始接受马铃薯,在谷物歉收压力下,马铃薯代替了“自中世纪以来在广大民众中直占主导地位的粥食”。这说明物种交流(   )
    A: 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
    B: 延缓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程
    C: 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
    D: 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衡水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新航路开辟后的100年间,随着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少90%以上。与此同时,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这意味着(   )
    A: 横跨太平洋的贸易网络形成
    B: 美洲地区社会发展进程停滞
    C: 美洲族群混合程度世界最高
    D: 多元文明格局的平衡被打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衡水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近代殖民扩张】

    材料一:自新航路开以来,西方列强先后掀起三次殖民高潮。16世纪,英国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动者,他们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贩运黑人奴隶和不平等贸易。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

    材料二: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所遭受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三次殖民扩张的不同方式。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鄂北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10. 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据研究,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据此可知(   )
    A: 促使中国完成了社会转型
    B: 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逐步形成
    C: 西班牙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D: 菲律宾主导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鄂北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