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来自异域的糖、咖啡、茶、巧克力,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    )
    A: 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B: 奴隶贸易由此开始
    C: 人口迁移引发物种交流
    D: 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2.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609年,荷兰建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普遍建立
    B: 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重大变化
    C: 价格革命对欧洲封建经济制度的冲击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的冒险远航、殖民征讨和对殖民地的统治,都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在移民队伍的组成上,商人、贵族、教士三位一体。在殖民地,由国王任命封建贵族充任各殖民地的总督和都督,执掌军事、民政和司法大权。在土地制度方面,所有占领的土地被宣布为王室所有,由国王分封给殖民者和教会。在工商业政策方面,奉行”重金主义"(重商主义的早期形式)政策,使用奴隶开采银矿,掠夺大量金银财富”。

    ——摘编自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材料二:从1813年印度被迫接受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后,英国的棉纱、棉布等大量机器工业品涌入印度沉重打击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在孟加拉,号称“印度的曼彻斯特”的达卡城人口曾经到过15万人,到1840年前后,只剩下3万至4万人了。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这样,由英国生产工业品,由印度负责生产原料的国际分工形成了。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续发生。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扩张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比,英国在殖民扩张方式上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 4. 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一度被视为“邪恶的植物”,十八世纪以后被称为“地下苹果”,迅速普及。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种食物的是(    )
    A: 马铃薯
    B: 小麦
    C: 水稻
    D: 辣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海南省儋州川绵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有学者认为,“澳洲淘金华……具有高度封闭性,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业已出现但远非主流,因而以淘金史为代表的早期华人史更多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这意味着澳洲淘金华工(    )
    A: 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
    B: 奉行独立自主和闭关锁国政策
    C: 深受济世安民思想的影响
    D: 遏止了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出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 6. 欧洲人来到新大陆后,由于对面包的需求量较大,而面粉运输成本太高,所以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引入了旧大陆的农作物。这一叙述可用于解释(    )
    A: 远洋交通工具革新的必要
    B: 大麦、小麦在美洲推广的原因
    C: 美洲单一农业结构的形成
    D: 白人在美洲殖民扩张的动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7. 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市场的总体形成,经历了从15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400多年的时间。

    阶段 状况 关键词
    第一阶段 初步形成 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商业革命
    第二阶段 迅猛发展 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第三阶段 总体形成 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

    ——据栾文莲《全球的脉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问题》整理

    材料二: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荷兰商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

    ——摘编自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及罗翠芳《荷兰商人资本探微》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因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成立于1600年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特许了如下条件----如果公司破产、欠债,不管出多大事儿,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在公司的投资,不牵连其他责任。由此奠定了有限公司制度,影响至今。这一制度(    )
    A: 奠定了大工厂制的基础
    B: 保证了王室的尊贵地位
    C: 确立了财产私有的原则
    D: 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9.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使其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 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B: 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 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社会近代化
    D: 促使新旧大陆经济优势互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商路的开辟对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从一个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为供应欧洲,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产品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给运到欧洲。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

    ——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1500年以前到18世纪末世界贸易呈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根据材料二,概括16世纪以来物种交流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视角分析世界贸易新变化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