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6世纪末,欧洲国家的商品价格已经上涨了两倍以上。其中西班牙上涨的程度高达四倍多,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和荷兰,一般也在两倍左右。此现象(   )
    A: 引起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化
    B: 使英国成为殖民强国
    C: 导致西班牙丧失殖民优势
    D: 使欧洲经济中心转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2021-2022学年高一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中考试复习试卷
  • 2. “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这一过程(   )
    A: 有利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 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
    C: 得益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D: 确立了东方从属西方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统编版(2019)2021-2022学年高一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中考试复习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蔗糖原产于亚洲,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直到公元11世纪都还很少有欧洲人知道蔗糖的存在。16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使用黑人奴隶种植甘蔗和制作蔗糖。一个世纪后,法国和英国成为了西方世界最大的蔗糖制造者和出口者。到17世纪中期,英格兰的贵族和富翁们已经嗜糖成癖。17世纪末,喝加糖红茶逐渐成为英国上层社会流行风尚。最迟到19世纪初,每一个英格兰人的日常生活里,蔗糖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尽管价格昂贵。19世纪中期,随着自由贸易运动的巨大成功,糖价急降。工人家庭普遍以加糖红茶作为比咖啡更加便捷的早餐饮品。人们不仅在茶和咖啡中加糖,其他食品尤其是谷物食品中,也逐渐加入越来越多的糖。越是贫穷的阶层,廉价的糖就越重要,消费也越多。到20世纪初,蔗糖为英国人的日常饮食提供了近1/5的热量。

    ——据[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论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遂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3月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 4. 16-17世纪,大批西班牙天主教教士来到拉丁美洲,成立了众多教会,组织印第安人迁入传教区进行劳动以获得上帝福音,还为原住民们建立医院和大学。由此可知(   )
    A: 文化殖民具有隐蔽性
    B: 宗教改革具有进步性
    C: 拉美经济具有落后性
    D: 西欧文明具有包容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试卷
  • 5. 16世纪前的葡萄牙,原产印度的胡椒售价昂贵,用胡椒入菜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17世纪后,胡椒价格却逐步走低,开始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这种变化是因为(   )
    A: 民众消费观念发生显著变化
    B: 商业革命冲击西欧传统市场
    C: 威尼斯香料垄断地位被打破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历史一模考试试卷
  • 6. 1929年,葡萄牙在《殖民地法规》中把非洲人分为“文明人”和“非文明人”。其中规定年满18岁,能说葡语,放弃原有习俗,信奉基督教,采用葡人生活方式,有足够收人养家糊口、纳税,无犯等记录的非洲人可以成为“文明人”,获得葡国公民权。颁布这一法规的目的在于(   )
    A: 对殖民地进行文化殖民
    B: 促进与殖民地文化交流  
    C: 将殖民地纳入世界市场
    D: 鼓励殖民地向欧洲移民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业资本主义时期推行的殖民政策,主要是政治上的移植性和经济上的重商主义。由于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最大的殖民帝国经济水平还相当落后。各宗主国推行的保护关税和航海条例等,都是贸易垄断政策的产物。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各国凭借科学技术和机械化大生产的优势,以炮舰开路,强制实行不平等贸易,使更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廉价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使之以经济附度身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作系。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列强为了追逐条断性高额利润,把“过剩资本”输出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以实现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命脉和内政外交的控制。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

    材料二   从20世纪初开始,一系列的发展日渐削弱了欧洲在全球的霜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和法国等主要殖民列强的实力和威望,大萧条进一步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些国家已筋疲力尽,在经济上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亚洲和非洲独立运动中的很多知识分子和政治领导都在欧洲和美国接受过教育,接受过自由、自决和民族主权的现念。1945年以后的几十年里,殖民地世界里的人民为赢得独立以及为赢得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到1990年,民族主义运动已经横扫了殖民统治。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殖民主义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20世纪以来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的原因。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 8. 17世纪,亚洲瓷器涌入欧洲。1604-1656年仅荷兰就进口瓷器三百万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偿付宫廷进口瓷器的费用,甚至将宫内的金银器熔化掉。这说明新航路(   )
    A: 加速了欧洲贵金属外流
    B: 导致欧洲经济中心转移
    C: 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D: 削弱了欧洲王室的权力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3月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时间

    世界金融中心概况

    13—l4世纪

    意大利威尼斯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国际金融中心

    17世纪

    19世纪

    二战后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日本有意将东京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人民币日益国际化.国际金融中心也有着向上海漂移的态势

    据邹明贵《近现代以来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等整理

    从表2中任选一处或两处空白,填入对应的世界金融中心的概况,任选两个或多个时期概括其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填写史实准确,明确指出金融中心的变化,说明时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3月高考全真模拟(三)试卷
  • 10. 16世纪,英国、荷兰等国相继开始在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如荷兰的巴伦支曾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 东西方的传统航路已被隔断
    B: 欧洲商业危机急需得到解决
    C: 英荷欲开辟最短的欧亚航线
    D: 葡萄牙贸易垄断面临着挑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