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以上材料出自(    )
    A: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 英国的《权利法案》
    C: 美国的《独立宣言》
    D: 法国的《人权宣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中段测试卷
  • 2. 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政治体制中,“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具有毁灭性。”它是(    )
    A: 国王
    B: 内阁
    C: 议会
    D: 首相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 3. 1742年,英国首相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这反映了英国(    )
    A: 国家权力核心向内阁倾斜
    B: 国王在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
    C: 议会成为政党角逐的中心
    D: 责任制内阁不断发展和完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 4. 在英国,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主阶级以其日益增多的财富昭著于世,工人阶级以其日益增多的人数引人注目。但二者在“旧制度”下都没有选举权,无法在现存政治体制内提出自己的要求。由此可以得出(    )
    A: 议会改革是英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B: 英国君主立宪制无民主可言
    C: 选举未随英国君主立宪制而实行
    D: 工业革命使英国必然发生革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湘赣粤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5. 1685年后,英国王权强化的趋势有增无减,甚至连当时欧洲最专制的路易十四都说:“没有一个英国君主的权威超过现任国王。”这一局面(    )
    A: 使英国从此走上了专制主义道路
    B: 在《权利法案》颁布后才得以改变
    C: 促使资产阶级推翻了英国君主制
    D: 导致英王的“统而不治”状况结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湘赣粤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6. (荷兰)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材料说明(    )
    A: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尚未掌权
    B: 英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
    C: 《权利法案》并无实际意义
    D: 英国民主政治有待健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湘赣粤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后来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宣告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宪法上的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的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年,内阁首相小威廉·庇特试图通过改革内阁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的个人专制,起先未得到下议院赞同,庇特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们的支持,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自此之后,在英国又开创了一个先例:倘若内阁在下议院失去多数议员的信任,它可以解散它,重新选举,如果新议员们对这一内阁表示信任,就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就应辞职,而让下议院的多数派去组阁。

    ——摘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1711年,英国议会对选举人和被选举人作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各郡的议员必须拥有每年收入600镑以上的人才能当选;城市里则每年收入达300镑以上的人才能当选,这使有选举权的选民只占成年人数的5%。1832年,英国实施《英格兰与威尔士人民代表法》,该法案规定,取消和减少许多已经衰落的选区的议会代表席位,它们的143个席位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城市选民资格放宽到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10镑以上房租的房客,农村选民资格则为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土地持有者和年收入达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结果使选民人数由43万人增至65万人,占英国成年男子总数的九分之一,在增加的22万选民中,城市资产者占18万人。1846年议会废除了谷物法。1846—1866年,代表城市工商业者的辉格党(自由党)连续执政。

    ——摘自章笑力《社会发展的逻辑》

    根据材料一,概括光荣革命后近百年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演变的阶段特征。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30年代英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其对英国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8. 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对该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
    B: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
    C: 政变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D: 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9. 1760年,英王乔治三世继位后无视《权利法案》的规定,任命“国王之友”派组成内阁,干预下院议席分配,力图独揽行政和立法大权。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
    A: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B: 责任内阁还未形成
    C: 立宪政体尚未完善
    D: 议会立法权被剥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 10.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
    A: 君主立宪制
    B: 议会中的“第三院”
    C: 责任内阁制
    D: 1832年议会改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