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

    时间 地区 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 备注
    14世纪 欧洲 食物主要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 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多次肆虐,欧洲人口迅速减少。
    16世纪 欧洲、亚洲 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 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大传播。
    19世纪 欧美
    地区
    出现罐裝食品、防腐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大发展。 1860年,英国政府制定了第一部《食品安全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美
    地区
    出现巧克力棒、人造奶油、高汤等美味食品。 1906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联邦食品法。
    二战后 世界
    范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出现快餐食品。非洲出现粮食危机,西欧出现食物生产过剩。 1974年,联合国通过了《消灭饥饿和营养不良世界宣言》《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欧盟于2002年出台了《食品通用法》。

    ——据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等

    上表反映了有关人类食物的多种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輯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 2. 16世纪前,欧洲人对莹洁光润的中国陶瓷赞叹不已、视为珍奇,成为人们象征自己身份、地位的奢侈品和观赏品。17世纪后,“每家的桌上,都陈列着中国物品”“甚至最贫困的家庭也能夸耀他们经过一番劳作而买到的几件中国瓷器,姑娘出嫁几乎很少有不陪送中国茶具的”。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东西方贸易通道得到了有效拓展
    B: 社会经济发展消除了社会等级观念
    C: 价格革命提升了民众的消费能力
    D: 工业革命推动工人生活的整体改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2月模拟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何以崛起?

    英国的崛起是16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为研究英国何以崛起这一问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以下两则史料。

        材料一   对食品的渴求是英国发展的驱动力。 17 世纪以来,产自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东海岸)海城的鳕鱼深受民众喜爱,为此英国成为组芬兰捕鱼业的主角,该岛最终也成为其殖民地。英国商人又靠把大量的腌鳕鱼卖到欧洲各国而发大财,再用这些利润去资助海上探险家和商船海员的航行。1570- 1689年间,英国舰船吨位增加了7倍,英国成为欧洲主要海上强国。

        对于甜味的渴求在英国也势不可当。到1775年,英国所有进口商品中糖取代亚麻跃居第一,这使其在拉美地区的甘蔗种植园对工人有持续需求,进而又刺激了黑奴贸易的发展,仅1688年英国的燕糖岛就需要2万名奴隶。蔗糖贸易不仅给英国带来巨大财富,还有成长起来的商业和工业。

    ——据[英]莉齐. 克林汉姆{饥饿帝国》

       材料二   14世纪黑死病横扫欧洲各地,英国也未能幸免于难,一直到16世纪中叶人口规模才有所恢复。由于人口供给不足,在英国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雇主们不得不支付高工资来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当时英国工人工资的平均水平要远高于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这就使得英国工人有实力花更多的钱去品尝美味佳肴,穿着高档服饰,也为未来的技术革命提供了条件。

    ——据[英]罗伯特. 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解密: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

    材料一、二对于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有价值吗?分别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一、二都展现了怎样的历史研究视角?利用该视角研究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该小组的研究,你认为还可以搜集哪些方面的史料?举两例予以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学情检测试卷(一模,期末考试)
  • 4. 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北美的纽约、费城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咖啡馆的发展历程反映出(   )
    A: 世界物种交流范围逐步扩大
    B: 欧亚地区饮食结构渐趋同化
    C: 咖啡馆成为了社交主要媒介
    D: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此后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据此可知(   )
    A: 商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
    B: 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
    C: 殖民扩张极大改变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
    D: 美洲的作物经新航路引入欧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3 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 

                         
     

     时间 

     
     

     地区 

     
     

     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 

     
     

     备注 

     
     

     14世纪 

     
     

     欧洲 

     
     

     食物主要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 

     
     

     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多次肆虐,欧洲人口迅速减少。 

     
     

     16世纪 

     
     

     欧洲、亚洲 

     
     

     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 

     
     

     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大传播。    

     
     

     19世纪 

     
     

     欧美 

     

     地区 

     
     

     出现罐裝食品、防腐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大发展。 

     
     

     1860年,英国政府制定了第一部《食品安全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美 

     

     地区 

     
     

     出现巧克力棒、人造奶油、高汤等美味食品。 

     
     

     1906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联邦食品法。 

     
     

     二战后 

     
     

     世界 

     

     范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出现快餐食品。非洲出现粮食危机,西欧出现食物生产过剩。 

     
     

     1974年,联合国通过了《消灭饥饿和营养不良世界宣言》《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欧盟于2002年出台了《食品通用法》。 

     

     ——据陈炎、李梅《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等 

     表3反映了有关人类食物的多种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輯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 7. 16世纪以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欧亚大陆,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改变着欧洲人的消费方式;麦子、水稻等作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这(   ) 
    A: 改变了原有的东西方饮食习惯
    B: 有利于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
    C: 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D: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3  某历史著作的目录(局部)

    章节

    章节标题

    章节内容

    第23章

    欧洲人对世界各大洲的探险  

    近代早期亚洲的贸易和冲突  

    全球性的交流

    第24章

    罗马天主教会的分裂  

    集权国家的形成  

    早期资本主义社会  

    科学与启蒙运动

    第25章

    新世界

    美洲的殖民社会  

    欧洲人在太平洋

    请根据章节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给第23章和第24章两章分别添加合适的章节标题,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广东省一轮质量检测)试卷
  • 9. 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人美洲;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物种交换的特点是(   )
    A: 美洲主导
    B: 时间漫长
    C: 内容丰富
    D: 利弊共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月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的早期和中期,英国历险小说多记叙海上历险和贸易,以及对土人的教化,宣扬坚强勇敢、虔诚守信等品格。如《珊瑚岛》》记载三位英国少年凭借其勇敢、智慧和现代文明,逐渐将物产丰富的南太平洋诸岛变为乐园,同时努力传播福音,开化南太平洋诸岛土著。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历险小说大多记载英军各级军官们如何从殖民战争和与土著国王的交易中发了大财,如在一部小说中,主人公查理·马里亚特指出打仗比做生意赚钱更快,而其漂亮富有的妹妹则公开宣称只嫁男子汉。受这些小说的影响,思想家罗斯金宣称:“英格兰的命运就在于统治。她将把爱和光荣的火焰带到世界最遥远的角落”,因此英国应该“以最快的速度从最遥远的地方为自己获取殖民地”。

    ——据陈兵《帝国意识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历险小说的繁荣》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针对上述叙述,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简要阐释。(要求:观点合理,阐释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2022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