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列举“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以佐证“哥伦布的远航”在欧洲“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
    资本主义的发展掩盖不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2022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卷
  • 2. 在1500-1600年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欧洲其他地区价格上涨虽然缓和一些,但各地的变化也足以深刻的打乱传统经济关系,依靠固定收入的人遭到了货币购买力下降的损失,而那些投身商业的人常常发家致富了,导致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A: 西班牙资本主义发
    B: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C: 宗教改革剥夺了教会财产
    D: 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第三次月考试卷
  • 3. 马克思写道:“若没有黑人奴隶制,北美这个进步最快的国家就会变成宗法式的国家……就会看到一片无政府状态、现代贸易与现代文明十分衰落的情景。”马克思意在说明(    )
    A: 黑奴贸易有利于北美社会发展
    B: 黑奴制奠定了北美民主政治的基础
    C: 奴隶贸易促进了欧洲的近代化
    D: 奴隶制导致了北美现代文明的衰落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教育体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第三次模考试卷
  • 4. 17世纪初,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指出,海洋是所有人共有的一项财富。无边无际的作为万物之母的海洋,是人类之家,既不能被获取,也不能被封闭。主张海上航行、海上贸易自由,任何国家都不应为了私人利益加以限制。据此可知,格劳秀斯旨在(       )
    A: 打破西葡两国的海上霸权
    B: 倡导自由主义贸易
    C: 打击西欧教皇权威
    D: 缓和西欧国家的矛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5.  来自异域的糖和咖啡、茶、巧克力一起,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糖从贵族生活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传播到欧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 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 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 促进了世界的文化交流
    D: 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6. 荷兰人创始了中西茶贸易。荷兰进口的茶叶不仅用于本土消费,还促进了茶在欧洲乃至北美的传播。随着饮茶之风的逐渐传播,进入18世纪,英国饮茶之风由社会上层向下渗透,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此现象(    ) 
    A: 引发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出现
    B: 改变了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
    C: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 促使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第二次诊断测试试卷
  • 7. 甘蔗原产自印度,原本用作王室贡品或贵族奢侈品。16-18世纪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18世纪末已成为大众均能承受的调味品。据此可知(   )
    A: 蔗糖成为世界贸易中的主导性商品
    B: 甘蔗的传播路径是欧洲-亚洲-美洲
    C: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 殖民扩张推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丽水、衢州三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试卷
  • 8. 英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亚当•斯密指出:“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此处,亚当•斯密强调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
    A: 摧毁了西欧的基督教神学统治
    B: 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C: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革命性进步
    D: 开始打破各文明间相对的隔绝状态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2022届高三历史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冲刺版)试卷(五)
  • 9. 下表是1600年欧亚部分商品交易统计表,这反映了(   )

    商路

    商品

    重量(万镑)

    亚洲—好望角—欧洲

    胡椒

    100—200

    丁香、靛蓝、药品、肉豆蔻等

    共约35—65

    亚洲—地中海—欧洲

    胡椒

    300—400

    丁香等

    70—100

    生丝

    50

    A: 海上贸易后来居上
    B: 贸易商品种类单一
    C: 传统商路依旧活跃
    D: 香料贸易利润巨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学情调研试卷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大洲之间的关联是怎样影响这三大洲人口比率变化趋势的?
    据材料二,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学情调研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