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表所示是18世纪70年代英、法、荷从美洲、亚洲进口商品占总进口商品的比重。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进口商品的来源

    英国1772~1773年

    法国1772~1776年

    荷兰1770~1779年

    美洲

    38%

    42%

    11%

    亚洲

    16%

    5%

    14%

    A: 英国优势地位逐渐丧失
    B: 欧美间的经济联系紧密
    C: 亚洲出口量呈下降趋势
    D: 美洲处于贸易优势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阶段性检测试卷
  • 2. 英国商人托马斯•孟(1571—1641)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其理论(   )
    A: 符合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B: 反对英国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
    C: 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 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3. 日本学者宫崎正胜指出,17~18世纪“加勒比海的砂糖生产与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传统农业不同,是以大量的经济作物的生产、流通、交换为主的新型经济模式。”这种新型经济模式(   )
    A: 广泛采用机器生产与工厂制度
    B: 是殖民压迫与世界市场的结合
    C: 有利于促进拉美经济持续发展
    D: 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阶段性检测试卷
  • 4. 海商法是调整海上运输、船舶管理等法律关系的依据。17~18世纪,海商法由共同普遍适用的国际性特别法开始转变为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国内法,西欧国家纷纷掀起海商法的立法高潮(见下表)。这反映出该时期西欧国家(   )

    时间

    国家

    法律名称

    1601年

    英国

    《关于商人中使用的保险单法规》

    1681年

    法国

    《欧洲海事法典》

    1721年

    荷兰

    《鹿特丹海上法》

    1737年

    西班牙

    《毕尔鄂法令》

    1786年

    威尼斯

    《商业海运法典》

    A: 海外殖民扩张异常激烈
    B: 海权意识普遍提高
    C: 采取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D: 海上贸易日益兴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尽管烟草、棉花乃至后来的靛青曾为殖民者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它们作为主要作物的时间并不长,是甘蔗拯救了西印度的种植园主们。

    由于欧洲人对蔗糖的需求源源不断,蔗糖很快在欧洲市场上获得了价格优势,种植园主们也顺应形势变化,逐渐转向种植甘蔗和生产蔗糖。尽管加勒比海地区的圣基茨、巴巴多斯和马提尼克这些地方最先种植的作物是烟草,但是到17世纪中期时,殖民者们已经普遍放弃它而选择种植甘蔗了。

    ——摘编自王倩《“蔗糖革命”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欧洲早期引进的茶,味道苦涩,人们喝它容易引起饥饿。随着糖的“加盟”,茶就流行开来了。17世纪,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充足。到18世纪末,在乡村生活中,加了糖的茶已逐渐替代相对昂贵得多的牛奶,大量英国穷人习惯饮用加糖的茶,是因为这种茶比牛奶和麦芽都便宜,并且其中的糖分具有提神作用。

    ——摘编自(日)川北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洲甘蔗的种植作出合理的解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蔗糖引入欧洲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六市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合考试试卷
  • 6. 1573年,直通中国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时盛时衰,运行了两个半世纪。这一贸易路线流通的诸多商品中最重要的是来自中国的生丝、丝织品和来自美洲的白银,因此被称为“丝—银贸易”。这一贸易(   )
    A: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 适应了殖民扩张的发展需求
    C: 确立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中心地位
    D: 奠定了英国殖民霸主的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六市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合考试试卷
  • 7. 马克思说:“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了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这一“大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
    A: 商品种类日益增多
    B: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D: 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8.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相互孤立与隔绝的状态,开始了真正的世界历史,影响深远。就社会生活领域而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餐桌上:东南亚的胡椒、肉桂等廉价香料进入欧洲寻常人家
    B: 物种上:马铃薯、番茄、玉米等超出美洲范围传到亚洲
    C: 人种上:美洲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
    D: 穿着上:中国丝绸、印度棉制品从此在地中海区域大量转运销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和财富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当代全球化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财富大迁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的地位及形成这一地位的根源。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10. 1400-1500 年间.英国市场上每夸脱小麦平均价格为 5.39 先令,到 1600 年前后,已上涨至近 35 先令,价格涨幅达6倍。这一现象(   )
    A: 表明欧洲的商业中心发生变化
    B: 冲击了英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 导致英国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D: 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