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
欧洲
|
非洲
|
美洲
|
中国
|
世界总人口
|
1650年
|
18.3
|
18.3
|
2.4
|
22.9
|
5.45亿
|
1750年
|
19.2
|
13.1
|
1.6
|
30.9
|
7.28亿
|
1850年
|
22.7
|
8.1
|
5.1
|
35.1
|
11.71亿
|
1900年
|
24.9
|
7.4
|
9.0
|
24.9
|
16.08亿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三: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