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史料二:1594年福建发生饥荒,政府大力推广甘薯种植, 到17世纪甘薯成为普通百姓的重要食物。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对明清时代 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下)》 

     史料三: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同美洲大陆一样,在太平洋的岛屿上,传染病蹂躏毫无抵抗力的人民,造成悲惨的后果。 

     ——《新全球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察史料一,思考在东西半球之间交换的动植物物种有哪些? 
    结合史料二、三,分析物种交流及疾病的传播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希望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学程质量测试试卷
  • 2. 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下列选项属于价格革命的是(   ) 
    A: 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
    B: 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C: 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D: 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希望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学程质量测试试卷
  • 3. 中国历史学家全汉昇指出:从1565年到1815年的两个半世纪中,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当局每年都派遣1至4艘大帆船,来往于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之间,每年运往马尼拉的白银在100万比索至400万比索,用来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等商品。1571年至1821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货币共计4亿比索,其中1/2流入了中国。该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欧洲人的商品受到中国的极大欢迎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C: 中国与美洲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D: 西班牙葡萄牙都以中国为据点开展贸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16世纪,“财富历史性地集中到西班牙一边”,以致有人说“哪个国家同西班牙人做买卖越多,哪个国家的白银就越多”。这一现象足以说明(    )
    A: 西班牙贸易引发了价格革命
    B: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C: 西班牙的财富没有转化资本
    D: 西班牙成为欧洲贸易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玉米在16世纪中期,即明朝传入中国。据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海路则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玉米传入中国可以反映出(    )
    A: 世界贸易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
    B: 世界市场的出现与新航路开辟同步
    C: 世界重要大洲间都从此有了联系
    D: 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资物种交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地区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美洲农作物品种的传入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
    B: 美洲的金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C: 美洲原有的人种结构随着欧洲殖民活动而改变
    D: 美洲地区成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 7. 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 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存在差异
    C: 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 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 8. 15世纪的欧洲,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在当时西欧社会生活中愈加增强,对黄金的渴望驱使西欧各国的商人、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不惜牺牲生命去冒险远航。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
    C: 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D: 欧洲社会出现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 9.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认为“戈雷岛遗址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反映了18世纪末的灿烂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岛上房屋传统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这一文明与野蛮交织的矛盾现象。”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 “灿烂文明”指的是近代工业文明
    B: “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指的是奴隶贸易
    C: 戈雷岛是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中转站
    D: 岛上最有名的建筑是葡萄牙殖民者修建的奴隶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新航路开辟后,国家作为世界远程贸易的支持者和发动者有力地推动着远程贸易的扩展。远程贸易扩展的过程,不仅带来了市场半径的不断扩大,而且也是欧洲诸国获利日益丰厚的过程,更是不断地让非西欧国家和地区依附于自己的过程。由此可见,远程贸易(    )

    ①使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    ②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

    ③受到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的影响    ④使世界贸易范围得到拓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