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历史视野。

    时间

    地区

    作者

    书籍

    记载的内容、地理范围

    公元前5世纪

    古希腊

    希罗多德

    《历史》

    记载古希腊的历史。地理上除希腊之外还记载了地中海周边欧、亚、非世界。

    公元前2—1世纪

    汉朝

    司马迁

    《史记》

    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三十多年的历史。地理上东起朝鲜,西至巴克特里亚,是欧亚大陆的一半。

    16世纪初

    威尼斯

    萨贝利科

    《九章集》

    反对神本思想,把世界历史理解为一个世俗的、以人为本的演变过程。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风教通义》

    撰述了欧亚非美国族国家的历史

    ——摘编于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综合分析上表内容,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请说出其中的两条并予以解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大理州下关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段考(一)试卷
  • 2.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17世纪初期,荷兰内河发达,河网纵横交错,这一定程度上为它对付西班牙提供了天然屏障。但17世纪中叶以后,荷兰的浅海限制了荷兰战舰的吨位和火力,致使其舰队暴露在不列颠海军的炮口之下。该学者意在说明 (    )
    A: 地理因素影响国家兴衰
    B: 综合国力是国际竞争的关键
    C: 海军实力决定国家发展
    D: 英国是荷兰崛起的最大障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考试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荷兰商人资本崛起于波罗的海,成长于地中海,兴盛于海外殖民地。16、17世纪,荷兰商人资本逐步主宰了波罗的海的贸易,并使之成为荷兰的“母体贸易”。此后荷兰商人资本大肆抢占威尼斯、热那亚“富源贸易”市场份额,运用自己的海上优势,逐渐控制了地中海世界的转运贸易。17世纪初,荷兰商人紧随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扩张步伐,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荷兰商业体系扩展到东西印度,把全球贸易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物资如白银、香料控制在自己手中。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薄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资本市场。到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新的国际转运贸易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

    ——摘编自罗翠芳《荷兰商人资本探微一兼谈西欧商人资本》

    材料二  1925—1933年,经上海港完成的外贸进出口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55%,国内贸易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38%。1933年仅上海30人以上的工厂已达3485家,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数的36%,资本总值为19087万元,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资本额的60%。近代上海确立了其在全国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等多种轻纺工业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张忡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国际转运贸易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上海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海和阿姆斯特丹这两座城市的发展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考试试卷
  • 4. 《大国端起)说道:“英国必须利用它的海军.挑战所有这些国家(西班牙、荷兰,法国)的权威和力量。““强有力的君主制给英国带来了早期的辉煌、使英国走出了成为大国的重要一步。”据此判晰,英国明起 (    )
    A: 依靠和平方式实现
    B: 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C: 依靠海外殖民扩张
    D: 得到王室强力支持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考试试卷
  • 5. 16世纪初,从中国运往葡属印度市场分销的中药材土茯苓价格奇高,几乎只有权贵才能消费;到16世纪末期,销往该地的土茯苓价格下降,普通民众皆可消费。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东西方贸易渠道的拓展
    B: 中医药在欧洲得到普及
    C: 社会等级观念逐渐淡化
    D: 价格革命改变消费结构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九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6. 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24.6万公斤。这种现象
    A: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 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地球逐渐形成为一个同一的共同体,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发展。如生态领域,它导致了无数的生物交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疾病出现了局部同一化的现象,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一事例表明,新航路开辟后(   )
    A: 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
    B: 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C: 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
    D: 亚非拉国家被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荣怀英才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8. 威尼斯在14—15世纪处于全盛时期,是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但从16世纪始,其贸易中心地位逐渐丧失,逐渐成为美丽的旅游胜地。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传统商路受阻的影响
    B: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 尼德兰革命的影响
    D: 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9. “尽管这是(17世纪末)全球贸易体系中最邪恶、最不人道的贸易模式,但却是刚刚诞生的全球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材料主要说明(   )
    A: 英国海盗式贸易影响了全球市场形成
    B: 荷兰商业贸易对全球市场形成的推动
    C: 奴隶贸易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形成
    D: 东西方贸易发展促成了全球市场形成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10. 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这些现象对欧洲的最主要影响是(   )
    A:   实现了贸易中心的转移
    B: 迅速加大社会贫富差距
    C: 各国设置壁垒转嫁危机
    D: 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珠海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