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
    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取怎样的启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1711年,英国的对法停战法案被上院占据多数的辉格党贵族所阻挠。为此,安妮女王于当年年底一次将12名托利党人封为贵族,改变了上院党派力量对比,使英国退出了战争。这说明当时英国(   )
    A: 国王仍拥有一定权力
    B: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C: 上院认真履行立法权
    D: 国王权力高于议会权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对于贵族而言,他们一直处于焦虑之中。从16世纪开始,他们至少焦虑了三百多年。最早的焦虑来自托克维尔:“贵族下降,平民上升。每半个世纪,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差距就缩短,二者变得毫无区别恐怕为时不远。”一代又一代贵族发出哀叹,“占有优势地位的贵族已经到了崩清的边缘”。19世纪以来,工业化和民主化成为世界历史的大趋势,贵族们的财富被工业化稀释,政治权利则遭到民主化的蚕食。

    ——纪彭《最后的贵族》

    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有关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二次毕业诊断模拟测试试卷
  • 4.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因其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对美国历史的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1787年5月,当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来到费城开始为新生的美国制宪时,他们有一个共识: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因为不受约束的君权是暴政的源泉。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是“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制”。这其中的区别在于,在其中很多人看来,纯粹的民主制也可能是暴政的一种。

    ——刘瑜《民主的细节》

    材料三: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不曾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教育是政治的一面镜子。德国在统一前后,广泛深入地推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思想: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教育管理,就像中世纪的奴仆一样驯服。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大国崛起》解说词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结合材料二以及所学知识,论证刘瑜对美国宪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材料三中德国学生像“奴仆”,美国的学生是“太阳”,反映了各自政治制度的特征是什么?从政治因素角度分析两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
    A: 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 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 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 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在“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的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法案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1787年宪法
    D: 《人权宣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2019年历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
  • 7. 1714年起,辉格党领袖沃波尔在内阁中总揽一切。政敌称他为“首相”,讽刺其不适当地突出自己。沃波尔从来没有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1742年他下台时,其同僚也并未因此而一齐解职。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 光荣革命的成果遭到侵蚀
    B: 内阁政策受制于政党斗争
    C: 议会的主权地位开始确立
    D: 责任内阁制尚未完全定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也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

    ——摘编自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

    材料二: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以教育、防范、惩处为手段,以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反腐败机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监察制度效能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3月月考试卷
  • 9. 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由于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必须依附于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这表明当时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是(    )
    A: 国王掌握最高行政权
    B: 建立在两党制的基础上
    C: 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D: 英国首相对国王负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2月寒假开学考试试卷
  • 10. 1832年英国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1867年、1886年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20世纪,女子逐步获得普选权。由此可知英国议会改革的实质是(    )
    A: 消除阶级和性别的差别
    B: 享有民主的主体范围扩大
    C: 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D: 议会权力的不断扩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