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4世纪时,英国的神学教授威克里夫不承认神甫是教徒与上帝之间的中介,也拒绝接受酒、饼是基督血肉之躯的化体说。他坚持《圣经》具有最高权威,是信仰的源泉,并且提倡教士结婚。由此可知,他(    )
    A: 深受路德思想的影响
    B: 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C: 倡导宗教信仰自由
    D: 为后来的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太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1762年,法国的一间咖啡屋里两个年轻人谈论卢梭的学说。一个人说,“你相信吗?这个卢梭在挑战国王已经确定无疑的统治王权。你能想象法国没有路易十五吗?”另一个说:“难道权力不应该一样给予所有的人民,不管是富有或是贫穷的?人民为什么不能有权力选择一个政府来保护他们的权利?”他们谈论的是卢梭的(    )
    A: 天赋人权说
    B: 自由平等说
    C: 社会契约论
    D: 人民主权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太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然很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借古喻今”的含义及文艺复兴这样做的原因。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内容上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太和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17、18 世纪,德意志启蒙运动中出现了一些“反法”倾向:文学家高特谢德对德意志文坛滥用法语的状况极为不满,积极提倡使用纯洁的德语写作;音乐家巴赫抵制当时德意志社会的“姻法”浪潮,要求自己的宗教和世俗声乐作品都要用德语演唱。这表明(  )
    A: 启蒙运动对德意志的影响较小
    B: 德意志启蒙运动带有民族主义倾向
    C: 法、德启蒙运动所提倡内容相左
    D: 德意志的军国主义和封建色彩浓重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开封市二模)试卷
  • 5. 薄伽丘的《十日谈》以反封建教会的故事开始,却以封建说教结束。这反映了薄伽丘(  )
    A: 作品缺乏新颖性
    B: 固守传统道德
    C: 思想具有保守性
    D: 宗教信仰虔诚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皖南八校”2020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三次联考试卷
  • 6. 下表是有关社会契约论思想的主张。最接近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主张的是(  )

    人物

    缔结契约的目的

    契约双方

    主权承受方

    转让权力的程度

    安全

    人民:人民

    专制君主

    全部

    自由

    人民:政府

    受限制的政府

    部分

    平等

    人民:人民全体

    人民自己

    全部

    博爱

    人民:国家

    部分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6月第二次联考试卷
  • 7.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下列项中的作品不属于同一博物馆收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6月第二次联考试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无意指责任何国家已经建立的政体,每个国家都将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遵从的准则之所以建立的理由……没有一种适应于所有国家的政治体制……我将首先研究.法律同每一个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的关系。浙考交流因为政体的原则对法律有最大的影响,所以我将尽力很好地去认识它。当我一旦论证了原则,人们便将看到法律从原则引申出来,如同水从泉源流出一样。然后,我便将进而讨论其他看来比较个别的关系。

    ——摘编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组建的核心内容是权力的分立、制约和平衡。艾尔斯沃斯说:我们部分是国家,部分是联邦。第一院的席位,实行比例制,有利于国家原则,保障了大邦对付小邦。席位平等,有利于联邦原则,体现保障小邦对付大邦的必要性。他相信:在这样一个中间立场上,就可以实现折中……并强调,某种折中是必要的;他看不出来还有什么更方便、更合乎理性的办法……我们必需双方让步。没有这种让步,联邦的宪法永远也制定不出来。

    ——摘编自[美]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孟德斯鸠所提的“政体原则”的影响,并指出启蒙思想家的诉求。
    指出材料二中“各邦”为“实现折中”所做的具体努力,并结合所学,说明联邦宪法的制定为美国发展所带来的有利条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6月第二次联考试卷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学发展的研究表明,如果某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占同期世界总数的25%以上,这个国家就可以称为“世界科学中心”。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发展史揭示了这样一条基本规律: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

    下表是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概况

    世界科学中心

    依据

    汤浅光朝:平凡社年表

    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意大利

    1540—1610年

    1540—1620年

    英国

    1660—1730年

    1660—1750年

    法国

    1770—1830年

    1760—1840年

    德国

    1810—1920年

    1840—1910年

    美国

    1920年至今

    1910年至今

    ——摘编自潘建峰等《钻石模型——解读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更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普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力推翻他”。这一思想出自(   )
    A: 彼特拉克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