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至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

    材料二:西方国家的问责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

    ——《西方官员问责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2.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英国法律)呢?这是否在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而在罗马不会呢?”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材料四: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集会等自由;确立三权分立政体。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英、法、德、美四国的政体名称。并指出导致政体复杂局面的因素有哪些?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同点及进步之处。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进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美两国的政体。与这两种政体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献分别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综上所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特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麦考莱的《英国史》称1688年光荣革命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是(    )
    A: 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B: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
    C: 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
    D: 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现代政治制度以及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政治原则,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1763年,议员威尔克斯发表文章对国王乔治三世在议会的演说进行批评,并申明他批评的是政府而不是国王,但国王仍以诽谤罪下令逮捕他,还操作议会剥夺了他的议员身份。1768年,威尔克斯连续两次当选议员,国王又设法让议会连续两次剥夺其议员身份。威尔克斯事件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 国王和议会权限尚未明确
    B: 议会完全被国王控制
    C: 君主专制统治在逐渐加强
    D: 内阁制已经遭到破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东辽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7. 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
    A: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B: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C: 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D: 保守势力最后时刻作出让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东辽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后,王权适应了新的形势,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于是,它在新的时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位置,这是英国王权在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动荡中未被淘汰而终于留存下来的根本原因。”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    )
    A: 放弃专制统治,承认议会权力
    B: 出让行政大权,建立内阁制度
    C: 取消征税特权,遵从议会许可
    D: 停止任命首相,接受政党政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东辽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这次改革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向‘衰败选区’开刀。56个衰败选区被废除,30个小的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立了40多个新选区;二是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达10磅者、租地经营达50磅者才有选举权。”推动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议席名额分配不合理
    C: 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 圈地运动的深入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东辽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英国的“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的运行有何作用?
    “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l7—18世纪的英国怎样实现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政治文明方面“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主要表现。
    综合上述近代中国与西方民主政治建设情况,归纳制约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因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东辽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