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对历史人物的探究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时代的英国非科学因素的束缚和阻碍大为减少,人的创造潜力激活为现实能力。17世纪上半叶的30年战争,英国不仅没有沦为战场,还因为社会稳定吸引了大量躲避战祸的专业技术的移民。英国从15世纪末到18世纪初,通过成立皇家学会、特许公司,制定航海条例,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等一系列事件,终于使18世纪的英国“发生了商业革命或一场真正的商业爆炸”。

    ——据赵河清《牛顿与工业革命》等整理

    指出英国“商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根据材料一分析18世纪英国“商业革命”发生的条件。
    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以牛顿在力学和天文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说明。侧重分析②,请以牛顿的相关史实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
  • 2. 下列革命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范畴的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南北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控江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 3. 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展板一:

    时间:15,16世纪

    时代特征: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演进

    发展概括:

    A推进资本原始积累:典型途径①

    B政治体制演进:民族国家与②形成。

    C推行新的经济思潮:③

    D新航路开辟后,④商圈形成以及早期殖民扩展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展板二:

    时间:17,18,19世纪

    时代特征: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社会来临

    发展概括:

    A政治革命及近代政治体制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确立⑤体制;

    B思想革命:霍布斯提出“契约论的专制主义国家学说”,洛克首创⑥学说,论证了君主立宪体制的合理性。

    C经济革命与新的经济思潮: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发展成为三个世界中心即⑦、⑧、⑨,推行⑩经济思潮,发展为⑪

    展板三:

    时间:19世纪—20世纪中期

    时代特征:战争与危机

    发展概括:

    A一战后,赢得战争,失去优势:⑫,⑬,⑭

    B1929年,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被美国超过;1931年后⑮放弃世界货币地位。

    C二战前,推行⑯政策而自食恶果,二战中参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赢得战争胜利但一蹶不振。二战后,以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被⑰体制取代,英国退出世界舞台的中心。

    结论:走向衰落。

    展板四:

    时间:20世纪中期以后

    时代特征: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时代

    发展概括:

    A冷战时期,试图借助美国重振自己大国地位:强调英美特殊关系,追随美国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加入⑱,形成军事集团;接受马歇尔激化;接受⑲体制所确立的美元世界货币地位。

    B20世纪70年代,加入⑳,90年代组建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但难以实现大国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控江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卷
  • 4. 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   )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D: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5. 《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国王的征税为非法;议员有在议会演说、辩论或议事之自由。其体现的宪政原则是(    )
    A: 王在议会
    B: 议会至上
    C: 少数服从多数
    D: 政教分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 6. 1689年,英国议会宣布新国王临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王位。在此之前,议会发布了一项《权利法案》,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其中多数条款都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所有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 天赋人权
    B: 民主共和
    C: 君主立宪
    D: 权力制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文科)期中考试试卷
  • 7.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A: 王位继承权从国王转到议会
    B: 议会立法权力得到法律保障
    C: 首相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 发动光荣革命
    B: 颁布《权利法案》
    C: 改革议会制度
    D: 实行责任内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2017年5月3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  )
    A: 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B: 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
    C: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D: 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民主化道路的选择是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议会改革法案(1831年5月通过)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选举权的扩大不仅改变了社会等级制的旧原则,而且致力把政治权利赋予新的社会阶层。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制宪会议每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每向前迈出一步,几乎都是冲突各方互谅互让的结果……正因如此,美国宪法被人们调侃为“妥协篓子”,制宪会议的领袖们则被戏称为“和事佬”。

    ——程汉大《美国立宪成功之道》

    请回答: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这一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当时哪一“新的社会阶层”最为有利?
    材料三反映出制宪会议解决重大难题的策略是什么?这一策略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