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变。棉纺织业是实行机械化速度最快的行业,作为英国工业的支柱,其产品需求量最大,基础也最好。英国棉纺织业很早就出现了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很容易转变成机械运动。机械化最早涉及的行业基本上都是这一类行业。纺织工业的许多发明是由未受教育的技工作出的:由于有利的经济环境,他们找到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的机会。蒸汽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大事,瓦特完成了这一技术变革。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热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2.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动力方面影响深远的成就是(    )
    A: 珍妮纺纱机
    B: 水力织布机
    C: 改良蒸汽机
    D: 发电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合格考)试卷
  • 3. 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 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
    C: 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
    D: 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广东历史【补题】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图上的文明史

    ——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概括指出图片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850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高考真题】2022年新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山东卷)
  • 5. 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 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 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 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高考真题】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全国甲卷)
  • 6. 17—18世纪,英国部分贫穷女性因为无力支付足够的嫁妆被迫独身,富裕的女性则因不愿失去经济独立而选择独身,优良的就业前景使反对婚姻生活的独身观念逐渐在近代早期社会中萌芽成型。这种现象(   )
    A: 根源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B: 阻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C: 降低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D: 受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阎高蓝周临鄠六区2022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
  • 7.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70年,英国国会通过初等教育法案,规定5~12岁儿童要入学,接受书、写、算初等教育,将全国划分为若干教育区,设立区教育局。教育局负责办学,并且有强制征收地方税的权力,以充实教育经费,该法案奠定了初等教育的基础。1876年通过法案,宣布送子女入学是父母必尽的义务,因家境贫寒无力承担者,可从贫民机构领取应付的学费。1891年国会通过决议,在全国实行强制性免费义务初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方面,大多数高等学校逐步克服了保持古典学科的守旧主张,增加自然科学课程。不少大学打破传统,开始招收女生入学。教育同宗教分离的过程也加速了,尽管还有神学院和若干神学系,但在普通的学校和各种系科中,宗教考试被取消。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学术上采取了唯物的态度。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教育改革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教育改革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阎高蓝周临鄠六区2022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
  • 8. 工业革命时期的美国,各种新兴“科学”层出不穷,吸引大量受众。有钱人相信将人体浸入热水或冷水就能改善体质,于是聚集到疗养地做水疗;很多人接受了食品奢华有害,应该少吃肉、多吃水果、蔬菜和粗面包的节食理论,这与当今的某些饮食理论别无二样;而认为人的头骨外形决定人的性格和才能的颅相学更是盛极一时,似乎成了改善美国社会的重要途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
    A: 新兴科学早期难免会不够完善
    B: 当时的很多科学理论影响至今
    C: 伪科学往往比科学更具吸引力
    D: 工业革命激发了社会创新意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2022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
  • 9. 据学者研究,被马克思称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其《国富论》引用中国古籍资料24次,并以司马迁“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思想,论述自由竞争与价格波动。他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表明,必须让生产和交换中的某些“自然法则”在经济市场上自行发生作用。由上述材料可获得的启示与认识是(    )

    ①文明需要互鉴,文化需要交流     

    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古”

    ③政府的职责是控制“看不见的手” 

    ④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高考真题】2022年6月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浙江卷)
  • 10. 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A: 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B: 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
    C: 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
    D: 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22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全国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