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下列①到④四个时间段中的哪个阶段(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横山清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如表是一组美国20世纪农业发展状况的数据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20世纪的美国(   )

    年份

    农场数量(万个)

    农场面积(万英亩)

    农业劳动力人数(万人)

    单个劳动力经营面积(英亩)

    1900

    574

    84130

    1168

    72

    1945

    585.5

    114160

    832.5

    137

    1980

    230.9

    104200

    370.5

    281

    A: 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步下降
    B: 农场面积随领土扩张不断扩大
    C: 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效益提升
    D: 生产效率低导致农业劳力流失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新的格局。1913年,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原材料与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项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
    C: 世界贸易中心向美洲转移的趋势加快
    D: 世界各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加强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4. 下面图片的信息反映出近代世界的科技进步。这些发明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A: 技术工人的生产和实践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科学理论的发展与突破
    D: 近代科学的诞生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5. 如表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城市人口的统计(单位:万人),这反映了(   )
    时间 巴黎 伦敦 柏林
    1800年 58.1 111.7 17.2
    1870年 185.2 389.0 82.6
    1880年 226.9 477.0 112.2
    1890年 244.8 563.8 157.9
    1900年 271.4 658.6 188.9
    A: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 政治制度变革推动城市发展
    C: 工业革命推动人口自然增长
    D: 政府政策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南宁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6. 意大利人马可尼首先将某科学理论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在1902年,他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获得了成功。迅速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直接受惠于(   )
    A: 量子理论
    B: 狭义相对论
    C: 电磁波理论
    D: 光的“波动说”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历史5月适应性联考试卷
  • 7. 如图为1870年—1913年英、美、法、德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曲线图。其中代表德国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历史5月适应性联考试卷
  • 8. 英国的《谷物法》对进口食物课以很高的关税,它的辩护者称英国应维持工农业之间的经济平衡,土地贵族的利益必须得到维护;而得到工人和工业家大量捐款的反谷物法同盟则与之辩论,最终于1846年政府废除了谷物法。这表明当时英国(   )
    A: 新旧阶级政治影响力消长
    B: 食品工业打压外来竞争者
    C: 劳资双方的矛盾趋于缓和
    D: 民主权利是斗争主要目标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2022届普通高中历史毕业班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 9. 公益事业和社会救助,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19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一系列的“社会病”。全国13%的人居于臭气熏天的狭小的地下室或角楼中,通风条件极差并容易形成传染病,30年代两次爆发大规模霍乱并致死近2万余人。社会犯罪率不断提升,1805-1848年间因抢劫或盗窃被审判的人数从4605人增加到27816人。大量妇女甚至儿童因生活所迫离开家门和学校走进工厂或其他场所挣钱糊口。由此产生大量的文盲,降低国民文化素质,偷盗、抢劫、杀人等犯罪事件进一步增加。人们开始对旧有的法律和制度的权威产生质疑,呼吁社会关注贫民的生活状况,关注弱势群体,重视公益事业和社会救助。

    材料二   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案,确立院外济贫原则,广建济贫院,建立中央济贫机构,改善济贫管理,颁布《公共卫生法》,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民间机构和慈善组织开始各种社会救助的行动。如社会福音运动,慈善救助之家运动,工人协会运动,贫民窟慈善住房运动等。英国社会救助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以上摘编自韩德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社会救助研究》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病”出现的背景,并概述“社会病”的表现。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救助的历史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10. 如表是1761-1851年英国粮食进口数量的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英国(   )

    时间(年)

    人口(百万)

    净进口(指数)

    粮食总产量(指数)

    1761

    6.15

    -4

    124

    1781

    7.04

    0

    136

    1831

    13.28

    12

    226

    1851

    16.74

    16

    272

    A: 全国农业生产逐渐萎缩
    B: 产业革命进程不断加快
    C: 产业结构失衡现象严重
    D: 世界工厂地位得以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韶关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