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85年,律师阿戴尔为理查德・阿克莱特辩护时说道:“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并不是关在书房里的专务理论的哲学家们的创作,而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摘编自(法)保尔・芒图著《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述观点进行评析。(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三次联考试卷
  • 2. [近现代世界经济] 

     材料:世界政治经济活动的演进和变化都有周期性,一百年作为时代跨度上的一个"长周期,,国际政治和经济局势将难以避免地出现重大变革。回顾近现代世界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是"世纪之变,。当这样的大变局开始出现,其影响将是长期和深远的,并必将带来全球权力、财富和利益分配结构的重大变化。这对时处大变局时代的每一个国家和世界来说,都是"危,与"机,同生共存的时刻,也是深化国际格局和体系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性时刻。纵观历史上的多次大变局,均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出现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但首先在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方面的突破。工业化进程是国家间力量在分配最普遍、最根本的途径。工业化进程开启的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带来了国家间力量对比的新变化,产生了国际权力结构的新变局。这是"大变局,的本质动力。 

     —摘编自朱锋《"百年大变局,的决定性因素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请你对19~20世纪的世界.大变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核心模拟(一)试卷
  • 3. 材料:英国的乡村振兴最早发端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圈地运动,大量的家庭农场建立。经历工业化时代,英国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作为最早完成农村现代化的国家之一,早在18世纪中期英国就开始了农业教育现代化工作。20世纪初期,英国颁布《福斯特教育法》,许多农村居民逐渐享受到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由于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较大,加上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英国从工业革命之前的重要粮食生产国转变成为进口国。二战结束后,英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例如,通过颁布“绿化带”政策保护农业用地和农村土地;1949年颁布的《国家公园与乡村通达法》要求英国政府设置“国家公园”及其管理机构,以保护乡村土地和自然景观。20世纪60年代欧洲共同体的创立减少了欧洲发生战争的威胁,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现代生活的同时,人们更向往回归自然的乡村美景,“逆城市化”现象逐渐出现。英国的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逐步发生了变化,开始关注乡村地区休闲娱乐开发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平衡。

    ——摘编自沈费伟《赋权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的机理与治理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乡村建设的政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英国乡村建设政策的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一模仿真训练试卷
  • 4. 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前后,欧洲在酿酒、钟表以及少量的服饰和珠宝行业诞生了最早的奢侈品牌,如法国的皮革箱包品牌路易威登、瑞士的钟表品牌江诗丹顿、英国的服饰品牌巴宝莉等。这一时期奢侈品牌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价格革命提升了民众的消费能力
    B: 等级观念的淡化刺激奢侈品生产
    C: 各国通过品牌竞争提升工业实力
    D: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财富迅速积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质量检测(老高考)试卷
  • 5. 1760年,英国仅马蹄铁的消费量就占铁总消费量的15%;而同一时期,蒸汽机的出现对造船业的影响,也只是使该行业对铁的消费量达到1500吨,但还不到当时铁消费总量的1%.18世纪英国农业领域对铁的需求量为总需求量的30%~50%.据此可知( )
    A: 英国近代造船业发展比较缓慢
    B: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
    C: 英国农业动力仍然以畜力为主
    D: 英国钢铁工业制约蒸汽机的推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教育体系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第三次模考试卷
  • 6. 下表中的数据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发展的速度。其中②是(    ) 

     工业生产的上升(1913年=100) 

                      
     

     年份 

     

     1​  

     

     2​  

     

     ③ 

     

     ④ 

     

     1880年 

     

     25 

     

     53 

     

     43 

     

     17 

     

     1890年 

     

     40 

     

     62 

     

     56 

     

     39 

     

     1900年 

     

     65 

     

     79 

     

     66 

     

     64 

     

     1910年 

     

     89 

     

     85 

     

     89 

     

     89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法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第二次诊断测试试卷
  • 7. 有学者指出:“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里,机器制造业的地理分布从英国和比利时——算得上真正的工业国家——扩展到了法国、意大利、俄国和日本,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国和美国”。之所以德国和美国 “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里最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美德两国(   )
    A: 率先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B: 积累了最为雄厚的资本
    C: 拥有着最广阔的世界市场
    D: 引领科技的突破和创新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2022届高三历史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冲刺版)试卷(五)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1860年间,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5%,而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84%。(这一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不断有新的国家加入国际贸易的行列,导致了国际贸易额的急剧增长。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由欧美工业国家经济的巨大增长推动的。……伴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落后地区作为工业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此外,铁路线在各大洲的延伸,港口的开发和建设,商船吨位和航线的增加,都成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宋则行等《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在许多学者看来,这种经济全球化已经是谁也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它就必然要被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之中,中国也不例外。所以,对于中国来说,与其被动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还不如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摘编自[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梳理19世纪末以来的历史脉络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2022届高三历史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冲刺版)试卷(四)
  • 9. 下图所示农业机械出现在某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   )

    A: 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B: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英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
    D: 自由主义构成国际贸易的基本准则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2022届高三历史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冲刺版)试卷(四)
  • 10. 据统计,1871〜1914年间,法国有35种妇女报刊问世;1876年,在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国际妇女会议;1878〜1913年间,仅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性的女权主义代表大会就有11次。法国女权运动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
    A: 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影响
    B: 启蒙运动的兴起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 男女平等的实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洛南县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