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为德国在1864-1870年取得的重要科技发现或发明统计简表。表中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   )

    具体领域

    世界

    德国

    生理学

    100项

    89项

    /

    德国

    英法(合计)

    医学

    33项

    29项

    电学、光学和热力学

    136项

    91项

    ①建立帝国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即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中心

    ③终于站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④全面赶超英法两国经济发展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试卷
  • 2. 恩格斯曾说:“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它只是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业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恩格斯旨在强调工业革命(   )
    A: 促使社会结构的变化
    B: 推动了工厂制的建立
    C: 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D: 加剧贫富分化的现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试卷
  • 3. 长期以来,哭泣是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到了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宗教、军事和科学力量将不哭的英国人和下等人区别开来”,泪不轻弹也成为英国国民形象的核心特征。据此可知,近代英国国民形象的变迁得益于(   )
    A: 人文精神的衰落
    B: 宗教改革的彻底
    C: 科学理性的增强
    D: 国家实力的提升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文科综合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11月)试卷
  • 4. 一位外国驻英使节曾这样评价英国人:“他们认为除了他们就没有别人,除了英格兰之外就没有别的世界,每当他们看到一个潇洒的外国人,他们就说‘他看起来像个英国人’,或者‘真遗憾他不是个英国人’。”该使节持有上述评价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
    A: 英荷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B: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巨大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D: 主导国际组织国联的建立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11月零诊考试试卷
  • 5. 1867年,一位德国人在评价巴黎世界博览会时曾这样自信地写道: “我们的铸钢是无可匹敌的,在化学产品方面我们击败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竞争,我们的织布机和蒸汽机车至少已经与英国的和美国的不相上下——相比较而言,这一目标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的。”这一观点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德国的工业化成就超越了英法两国
    B: 重化工业成为美德等国工业的主导
    C: 德国正以迅猛的势头向工业国挺进
    D: 科学理论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11月)试卷
  • 6. 15~18世纪,伦敦有成百上千个咖啡馆,顾客围坐在一张大桌边,啜饮咖啡(一杯只要1便士)、寒暄叙旧、交换新闻。19世纪初,掌握话语权的政治人物、文化精英渐次归隐于实行会员制的封闭型俱乐部,劳工大众再次回到简陋喧闹、对现实冷漠超然的酒吧中,咖啡馆逐渐没落。伦敦咖啡馆的衰落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平等主义精神的发展
    B: 公共空间功能的演变
    C: 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
    D: 社会层级分化的加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7. 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

    据此可以认识到(   )

    A: 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
    B: 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C: 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
    D: 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8. 下表为英、法、美、德四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国家

    1800

    1820

    1830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89

    英国

    33

    27

    24

    25

    22

    25

    25

    23

    22

    法国

    9

    9

    10

    11

    11

    11

    10

    11

    9

    德国

    10

    11

    11

    8

    8

    9

    10

    10

    11

    美国

    5

    6

    5

    7

    7

    9

    8

    10

    9

    据上表可知,19世纪末(   )

    A: 德国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
    B: 英国逐渐丧失全球贸易霸主地位
    C: 世界其它地区贸易有所发展
    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缓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九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革命:“革命”?“非革命”? 

     塞缪尔·P·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革命,就是对一个社会居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及其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体系、政治活动和政策,进行一场急速的、根本性的国内变革。” 

     材料一:对于工业革命,希顿指出:“一场持续了150年而且为了准备它至少另外花了150年的革命,看上去需要一个新的名称。” 

     ——严鹏、陈文佳《工业革命:历史、理论与诠释》 

     材料二:汤因比在1880-1881年间的一系列讲座使“工业革命”一词流行起来。他要用“革命”来表达英国经济和社会的质的变化:旧有的秩序由于蒸汽机和动力织机的强大打击而突然地瓦解成碎片,各种经济技术的革新“毁灭了旧世纪,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史学界关于工业革命有“革命说”和“非革命说”两种观点。结合亨廷顿对革命的定义,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卷
  • 10. 垄断资本的高度集中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资产阶级为保护其利益,需要一批具有专门法律知识的人为其服务,所以律师队伍迅猛壮大。这表明,近代西方发达的律师制度(   )
    A: 适应了市场竞争激烈的需要
    B: 客观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矛盾
    C: 是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产物
    D: 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