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西方国家能源转型]

    材料一:16 世纪以来,英国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煮盐、玻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森林资源消耗殆尽,木柴价格猛涨,引发了“柴薪能源危机”,严重制约英国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转型势在必   行。英国人将目光转向了廉价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到 17 世纪中期,英国城镇基本上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生活资料,到 18 世纪上半叶,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所使用的主要能源,并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能问题,到 19 世纪,英国基本完成能源转型,正式步入化石燃料时代。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二战后,摆脱化石能源,推动新的能源转型的呼声日渐高涨。20 世纪 50—60 年代核能开始兴起,70 年代石油危机后,各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极大发展。联合国也于 1981 年通过了《内罗毕行动纲领》,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政治影响的不断加大,世界各国先后将能源转型提上日程。德国率先在 2000 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确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同时世界各主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近年来全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速度加快,投资迅速增长,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

    ——摘编自赵宏图《国际能源转型现状与前景》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早期能源转型的背景。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能源转型的特点及其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2. 据英国1873年的一项统计,全国4/5的土地归7000个大地主所有,这些地主只占全国人口的0.03%.直至19世纪末,地租收入仍占国民收入的大约12%;相反,工资总收入还不到50%,但这足大多数人口赖以维生的手段。这表明当时英国(   )
    A: 圈地运动高潮持续
    B: 工业发展存在隐患
    C: 农业文明特征显著
    D: 封建残余保留较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3. 1965年,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提出了一种对工业经济学的批判性分析,他首先批判的是工业经济对环境的冲击,同时他还批判为提高产量而乱用新技术的行为。这种观点(   )
    A: 否定了工业革命的作用
    B: 适应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
    C: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 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4.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伦敦爆发了多次大型的霍乱。根据统计,在1831年伦敦爆发第一次霍乱疫情时,共有6336人死亡;1848~1849年,伦敦共有1437人死亡;之后是1853~1854年,有10783人死亡。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 城市环境遭到破坏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D: 社会医疗水平下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阶段性检测试卷
  • 5. 关于三次科技革命,有学者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下面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特征的阐述正确的是(   )
    A: 三次科技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B: “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C: “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D: “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6. 有学者说:“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他们自己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在法国,所有的铁路干线和公路网都以巴黎为中心,导致巴黎人口急剧增加。到20世纪初,巴黎居住了全法国7.3%的人口。”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B: 英法两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得到加强
    D: 欧美各国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质量检测试卷
  • 7. 世界上第一本科技期刊出现在17世纪60年代,1750年世界上只有10种期刊;而在工业经济时代,大约每过10年,科技期刊数量便增加10倍。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 扩大了媒体的传播途径
    B: 由英国向西欧和美洲不断扩展
    C: 促进了科技的飞速发展
    D: 实现了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六市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合考试试卷
  • 8.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民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二: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评论道:“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请回答:

    据材料一分析,铁路运输的产生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据材料二并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10.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反映出(   )
    A: 科学理论对实际发明具有推动意义
    B: 科学发明与社会需要联系紧密
    C: 科学技术需结合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D: 发明蒸汽机的实际意义不是很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