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英国先贤们留下了良好的制度传统。长久以来,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    )
    A: 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
    B: 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
    C: 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D: 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见证了英国13位首相的更迭,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据此可以看出,英国君主(    )
    A: 为了显示公正,拒绝行使手中的权力
    B: 是世袭的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
    C: 无权任命首相,也不能干涉国家政治生活
    D: 是没有实权的虚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光荣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据材料判断,“反革命”指(    )
    A: 资产阶级向旧贵族妥协
    B: 议会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C: 避免了再次暴力斗争的出现
    D: 资产阶级政变更换国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一个民族或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对于相应的地域或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有深刻的影响。“祖宗之法”是中国传统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方的“政怡文化”则呈现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立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创,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两宋对于“祖宗之法”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泊文化研究》

    材料二:英国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

    事件

    1688年

    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专制王权

    1689年

    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8世纪初期

    通过《王位继承法》、《三年法案》进一步约束王权

    18世纪中期

    逐步形成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

    1832年

    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67年

    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84年

    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根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以前的历史,是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康有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兴起,因此,就要变法维新。这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顽固派。

    ──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据材料一,说出你如何认识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实现政治变革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这一观点体现在美国哪些制度上?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康有为对待“祖宗之法”的看法。简要评论这些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调研考试试卷
  • 5. 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选举产生
    B: 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
    C: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D: 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 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次议会改革法案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封建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出现
    B: 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
    C: 工业革命的影响
    D: 宪章运动的压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7.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与颁布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共同点主要有(    )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标志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④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8. “在早期,英国人相信当一项议会立法违背普通权利和普通理性,或与上帝之法.自然正义法则等相抵触,便可视其无效;但17世纪末以后,这种观点便过时了。”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宗教改革的影响
    B: 议会选举改革的推动
    C: 工业革命的影响
    D: 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3月)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当代学者亨廷顿曾提出一个公式来描述传统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发生政治紊乱的原因。公式如下:

    政治不稳定=

    请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从上述公式中提取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10.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他所评述的国家依次是(    )
    A: 英、法、美、德
    B: 法、英、美、德
    C: 英、德、美、法
    D: 法、德、美、英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